第65部分(第1/4 頁)
富庸佟�
當時日軍擬定的五號作戰計劃,是準備由中國派遣軍司令部指揮,分成南北兩路向西進攻。日軍準備特別組成第五方面軍,統一指揮第一軍、第七軍與第二十八軍,共十個師團,是為北路軍,先由山西、河南交界處,分道渡過黃河,西攻關中平原與陝北,在擊潰延安與西安的中國守軍之後,主力向南旋轉,越過秦嶺,與由漢水進攻漢中盆地的另股日軍會師,由北方的側背進攻四川的成都平原。另外由在武漢十一軍的五個師團組成南路的日軍,則由長江的宜昌附近逆流西上,突破華軍在三峽山區的防線,直接攻入四川的東部,然後將兵力直指重慶。攻入四川的兩路日軍,最後在重慶會師,攻佔整個四川,在乘勝掃蕩華軍對外聯絡的基地雲南。這樣可迫使抗日的國民政府,再向西南的西藏敗退,或是向日軍屈服求和,或是淪為地方遊擊政府。日本希望這樣就可以結束在中國的戰爭,以調出部隊準備與盟國進行決戰。在日軍準備攻勢的壓力之下,當時的蔣介石甚至考慮過,假如四川遭到日軍攻陷,他將準備將國民政府遷到西康,繼續進行抵抗。
但是當日軍的五號作戰計劃所需之後勤準備與兵力集結,都在曠日費時的籌備時,日軍在南太平洋地區的戰線,因為開始受到美軍的反攻,而出現逆轉的狀況。一九四二年八月,美軍開始以強大的兵力,反擊日軍在索羅門群島以及新幾內亞的前進基地,迫使日本大本營決定,抽調在中國戰區的部隊與後勤支援,優先到南太平洋地區,設法頂住南方軍不利的戰局。
此時,日軍大本營不但缺少充裕的兵力支援中國派遣軍的五號作戰計劃,甚至還要從中國境內抽調兵力支援南太平洋。所以日大本營在一九四二年年底,被迫決定終止五號作戰計劃,並以正式命令通知中國派遣軍,設法維持在中國戰區現有的戰略局勢,而放棄執行進攻四川的構想。日大本營的決定,令中國派遣軍非常失望,第十一軍司令官冢田攻,雖然準備採取獨立的西攻計劃,但是他的坐機在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五日,在安徽上空被中國炮火擊落身亡。日本中國派遣軍進攻四川的行動,也就完全的停頓下來。
放棄進攻四川的“五號作戰計劃”,可以說是日軍在基本戰略上極大的失策。因為日本最高軍政當局,到此時雖然已看出,能否結束在中國戰場的戰爭,是日本整個大東亞戰爭勝敗的關鍵所在,但是它卻沒有斷然執行的決心。日本一則就要不惜代價的全力執行五號作戰計劃,以將中國的國民政府打成流亡的遊擊政府,要不然就要設法提出中國能夠接受的和談條件,好將日軍從中國的戰略陷阱中抽出,否則日本主要的軍力都陷在中國戰區,最後只有面臨慘敗的結局。
因為以日本這樣一個作戰資源有限的國家,絕對不能同時陷在中國的戰略泥沼之中,還能有能耐與國際強權在另外的戰線作戰。日軍大本營竟然為了西南太平洋的戰局出現了初期的逆轉,就放棄在中國戰區的決定性攻勢,足見日本軍方的最高領導人,根本就沒有掌握到日本戰略勝負的關鍵所在,又如何能夠贏得這場歷史大戰的全面勝利?
32。2 驚動國際瞻觀的鄂西會戰
一九四三年一月,日軍大本營調出王牌,指派關東軍第四軍司令官橫山勇中將,出任武漢第十一軍司令官。橫山勇是日本陸軍中,一員戰功赫赫的虎將,他出任十一軍司令官,就是要重新掌握中國戰區的日本戰略機動部隊,雖然日軍大本營放棄了五號作戰計劃,仍然設法運用現有的日軍兵力,增加對中國作戰力量的打擊。
橫山勇在接任司令官之後,徹底地研究過日本的十一軍的戰略狀況。他發現十一軍,在經過三次長沙會戰之後,對與挑戰薛嶽所指揮的華軍第九戰區,以及向南進攻長沙,都已有些怯戰的心態,所以在沒有增加兵力的狀況下,日十一軍不宜再攻長沙;而由宜昌直接西攻四川,原是日本五號作戰計劃中,十一軍的作戰任務,因此橫山決定要測試一下,日軍能否透過這個複雜地形的阻礙,以及考驗一下中國第六戰區的防衛力量,以備日軍未來若是進攻四川,增加實戰的經驗。
此外橫山也在考慮,日軍若是進攻位於宜昌與長沙連線之間的常德,不失為一個可以迫使華軍兩個戰區發生難以兼顧的打擊點。同時日軍若是控制常德,就可以由湘西威脅貴州與四川。當然橫山還有一個打算,就是日軍的補給已經開始受到壓力,日軍需要設法從中國掠奪糧食的供應,常德地區是洞庭湖以西的糧食中心,所以橫山決定率領十一軍,轉攻宜昌與常德。
橫山所策劃的作戰計劃,事先是經過非常細密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