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1/4 頁)
在日軍開始進攻緬甸的前一天,一九四二年二月十日,才要求中國部隊,分批南下,進入緬甸協防。當時中國自身的軍力,只能勉強維持在中國戰區的戰略均勢,要想分兵參加緬甸的防衛戰,實在已經超過中國能力負擔之外。但是蔣介石知道,滇緬交通不能中斷,同時中國也必須負起盟國相互協防的責任,這樣才能爭取到盟國平等的看待,以及美國的援助。所以,蔣介石決定派遣中國僅有的兩個戰略預備隊,最為精銳的第五軍(杜聿明)、第六軍(甘麗初),由史迪威指揮,進入緬甸與英緬軍共同防禦日本的進攻。
當然這個作戰的戰略前提是,英國能夠控制東印度洋的航運,中國戰區特別是緬甸曾經長時期是中國的藩屬國,中國軍力在緬甸出現,可能更會產生更大的政治影響。事實上,在盟國的眼中,所有的兵力調動與作戰資源分配,從來就沒對有中國戰區的安危作優先的考量,只有西方國家的利益為基準。)這個極其偏頗的情況,一直到魏德邁出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後(一九四四年年底),才被矯正過來。另外由此也可以看出英國政、軍領袖只為自己一時利益設想,完全不顧盟友死活的心態(不僅中國受害至深,美國也屢次被英國牽著走而無法作最有效的戰略決策)。所需的補給,能夠繼續流入緬甸的港口,以轉運雲南及大後方。這樣中國防守緬甸,才有戰略上的意義。問題是,當時中、英的聯合兵力還是不足以防守緬甸全境,特別是英國的海、空軍由於完全敵不過日軍,在一九四二年年初就退出了東印度洋,因此日軍已經可以切斷盟國經由印度洋進入緬甸港口的海上補給線。在此情況下,還要求中國軍隊深入緬甸南部作戰,事實上已經沒有戰略的意義,何況中國本身已長期面臨兵力不足與補給困難的危險。但是英國仍然希望華軍進入緬甸南部作戰,以為印度的防衛,提供一些時間。最讓人納悶的是史迪威的心態,他自己從來沒有統兵作戰的經驗與能力,這時候卻展現一種強烈的個人企圖心,認為若是由他指揮盟軍,就可以擊敗入侵緬甸的日軍。
但是當時英國在整個南亞的戰略,根本已有放棄緬甸,保全印度的構想,因為英國在緬甸只有三個師的英緬混合部隊,也沒有空軍掩護,更缺乏當地人民的支援(這點非常的致命)。中國軍隊在這種天時、地利、人和都極端不利的情況下,進入複雜的熱帶雨林地區作戰,早已有著未戰先敗的隱憂了。
但事實上,就全盤的戰略格局而言,英國保衛東印度洋與緬甸,就算要多花一些代價,也是值得與必要的。因為如此可以讓中國得到維持作戰能力的援助,而得到裝備支援的中國軍隊,不但可以成功地牽制、甚至可以主動打擊日軍,這在整個反軸心國的戰爭上,是非常重要的戰略佈局。但是英國卻始終認為,盟國絕對不能給中國多一點的援助,以防中國軍隊強大到可以打擊日軍;因為中國一旦得到復興,歐洲的帝國殖民主義就不能在戰後的亞洲東山再起了。因此英國在緬甸的作戰計劃,根本就是準備敷衍一下,並且存心拖中國下水,以牽制日軍進攻印度,但是對於當時的中國而言,這是一個必須力拼保全的對外交通生命線,所以中、英雙方在戰略認知上,差異極大。同時究竟如何在緬甸建立整體作戰的架構,以及後勤支援的分配,中英之間也有爭議:中國方面認為,自己進入緬甸作戰的部隊是英軍的四倍,因此不適合由英國將領指揮,英國則認為自己是地主國,盟軍應該由英國統一指揮作戰,但問題是英國在緬甸根本沒有全盤作戰的戰略佈局。因此這場作戰指揮與部署,就顯得既混亂,又權責不明。同時華軍進入緬甸部署的時間太晚,當地人民不願和盟軍合作,因此不但當地的熱帶環境難以適應,所有的交通運輸更是困難重重;英國甚至連清楚的地圖都沒有交給中國軍隊,造成華軍在緬甸作戰極端不利的因素。
日本南方軍總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原是日軍在中國的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因此對於日軍由南洋攻佔緬甸,以切斷支援中國抗日力量之生命線的大戰略,有著極高的企圖心。所以當日軍在攻克南洋之後,立刻轉向緬甸作戰。寺內壽一把日軍精銳的兵力,編成第十五軍戰鬥序列,由飯田祥二郎中將統帥,下轄一八、三三、五五與五六等四個師團的兵力,及配屬戰車與機械化部隊支援'3',進攻緬甸、進窺印度,並且切斷中國西南的對外通路。
30。3 中國軍隊力擋日軍攻勢
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日,日軍在優勢空軍的支援下,大舉進攻緬甸,同時日軍設法與緬甸人民的反英地下游擊團體聯絡,進行內外夾擊。一九四二年三月六日,日軍優勢的兵力,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