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國家)一定要先得到中國廣大的資源與支援,才能在未來與美俄的決戰中,取得不敗的地位。因為日本立國二千六百年,從來沒有被外國直接的擊敗或佔領過,因此更為恐懼萬一面臨戰敗命運的可能性。這些背景都促使日本以搶先侵略中國與控制其廣大的資源,為繼續稱霸東亞的優先戰略選擇。
此時日本內部對於如何經略中國,分成兩個派系,其中一派認為,除非日本採取武力侵略中國的方式,才能控制中國的市場與資源,同時取得中國領土的優勢戰略縱深,未來在與美俄決戰中,勝算才高。另外一派則認為,中日兩國不妨以親善合作的方法,結合彼此的利益與資源,這樣日本可以避免與中國發生衝突,又可得到中國的支援,以對抗西方帝國主義的侵略。這種看法與孫中山先生提倡之“大亞細亞主義”有些接近。不過,日本當時陶醉於對外戰爭的連番勝利,認為侵略中國比友好中國,更能滿足日本渴望強大的需要。
一九二〇年代中葉(裕仁日皇即位初期),中國內部的局勢逐漸出現了一種改變,那就是來自南方的國民政府,一方面聯俄容共,一方面整軍經武,開始展現統一中國、結束中國之分裂與衰弱的歷史企圖心。同時奉行共產主義的蘇聯,也以日本的軍閥與財團政府,為無產階級革命的主要假想敵;斯大林全力推動的蘇聯工業化建設,特別是在在國防工業上的發展,已有飛躍的進步。日本參謀本部估計,蘇聯的現代化軍力,開始威脅到日本的安全。因此無論是中國之統一與復興,或是蘇聯的強大與擴張,都會影響到日本稱霸東亞的計劃,所以日本政府需要迅速採取反制中、蘇發展的策略。此外,日本政府特別擔心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會與蘇聯全面的合作,對日本造成致命的威脅。
3。2 田中義一與兩次東方會議
當時對於侵略中國的大陸政策,最為狂熱的人物就是日本預備役將領田中義一(Tanaka Giichi)。田中是日本當時“出將入相”的軍政強人,他曾經大量收集有關中國政治、軍事、經濟與社會的所有相關情報,以及深入的調查中國的資源分佈與市場發展潛力。當田中出任日本首相之後,正式在一九二七年六月二十七日至七月七日,於東京召開會議,決定日本政府今後如何推動侵略中國的“大陸政策綱領”,歷史稱之為“東方會議”,這個會議總結了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侵略中國的所有策略得失,並且進一步擬定了日本今後應該如何侵略中國的步驟。
這個日本決心完成侵略中國的歷史性東方會議,前後召開了十一天,田中首相邀請所有日本重要與相關的軍政、外交、情報與經貿人員,都參與這次會議,這個會議在動員所有的日本軍政經貿歷史與社會精英,經過完整與深入的討論之後,日本終於完成了具體侵略中國的策略與步驟,而正式建立了指導日本大陸政策的基本綱領。
不過日本政府於東方會議閉幕之後,對外發表了所謂“對華政策綱領”八條,只是約略地公佈東方會議的一部分內容,而東方會議更為重要的結論,則是表現在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五日,由田中首相密摺上奏給日皇的“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這就是歷史上一個非常有爭議的“田中奏摺”之謎'2'。
這兩份一明一暗的歷史檔案,成為了主導日本日後整個大陸政策的基本方向。在日本公開的“對華政策綱領”中,其實日本政府已經非常露骨的提出,當中國的政局發展,若是出現“日本權益受到損害”、“日本僑民生命財產受到侵害”以及“動亂波及滿蒙”之時,日本政府將會對中國採取直接的反制行動,包括了直接干預中國的內政,以及在中國境內出兵。而在秘密的田中奏摺之中,更是開宗明義地指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具體政策步驟,根據這個具體的政策,才能建立日本主導的“東亞帝國”,這個日本的大陸政策,更前瞻到日本的擴張,終必可能與“米國”以及“赤俄”發生軍事衝突,因此日本徵服滿蒙,進而侵略中國,是日本東亞爭霸,必須克敵制勝的關鍵戰略所在。此外田中 奏摺更是在如何征服滿蒙上,大作文章,從炮製滿蒙的主權並不屬中國的理論,一直到日本最後如何以實力介入來分離滿蒙,都有政策性的指導方向。
因此,依照東方會議的結論,日本未來國家發展的大政方針,就是以侵略中國作為前提,而分離滿蒙,則是這個侵略中國政策成敗基石。所以日本政府接著又在同年的八月份,在中國的大連(或稱第二次東方會議),把策略集中在如何製造滿蒙分離上。從東方會議到大連會議所得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