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願噸洩�摹蓋致浴梗�洩�衷詰睦�坊嵊脅煌�姆⒄褂虢峋幀�
本書將第二次中日戰爭的時間,上溯自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變,與一般的抗日戰爭歷史,從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開始,有所不同,因為依據歷史的事實,日本從九一八開始第二次正式的侵略中國,假如抗日戰爭是從七七算起,那麼如何能夠解釋,在中日戰爭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一百三十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淪陷,五千萬人民被奴役的事實,歷史大事件應該注意其發生之因,所以作者對於這段時間的歷史變化,用了不少篇幅加以論述。
當然,中日雙方是從七七之後,才進入全面戰爭的階段,雙方這場全面與持續的歷史大決戰,總共進行了八年一個月三天,兩軍雙方總共進行過二十二次的會戰(雙方動員兵力在十萬人以上),一千一百十七次以上的戰鬥(雙方兵力在一萬人以上),以及三萬八千九百三十一次的小型接戰,中國軍方傷亡了三百六十萬人,日軍傷亡了一百一十萬人,中國平民死亡了三千五百萬人,中國人民的財產損失估計,超過六千億美元,另外中國無數的文物與古蹟,都遭到日軍大量的摧毀與劫掠。最後日本在中國戰區共有一百二十萬部隊向中國投降,六十萬的關東軍向蘇聯投降,日軍的主力部隊,幾乎全限制在中國的戰場。這就是中國對於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無與倫比的貢獻,這些資料就是一個駁不倒的事實,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會成為聯合國四強的根本原因,歷史的敘述可以受到觀點的扭曲,但是數字仍然會說話。
11。 孤軍抗日犧牲最大
整個中日戰爭,大體可以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從一九三一年到一九四一年,是中國孤軍奮戰的時期,在這個長達十年的時間中,先是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日本是想盡辦法步步蠶食中國的東北、內蒙與華北,中國是忍辱負重的設法爭取時間,完成統一與建設,以凝聚國力來面對中國民族生死存亡之歷史決戰。
在七七事變之後,中國雖然沒有準備完成,但是被迫全面的應戰,日本是採取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以優勢的兵力,擊潰中國的抗戰意志,不過中國採取以空間換取時間的焦土作戰,在重大的軍民傷亡中,讓日本陷入中國的戰略泥淖之中。而在武漢會戰之後,日本企圖改用以戰養戰的戰略,扶植漢奸政權,來搜刮中國作戰資源,並且迫使國民政府最後因為力竭而放棄抵抗。此時國民政府採取長期戰略相持的方式,消耗日軍的作戰能力,迫使日本在面臨戰爭資源面臨耗竭之前,悍然的發動太平洋戰爭,以奪取南洋的戰爭資源。
從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五年,中國與全球反法西斯國家聯合,共同對日本作戰,中國在形式上結束了孤軍的態勢,但是由於盟國對於中國戰區,是採取極端歧視的戰略資源分配次序,蘇聯又切斷中國的對外聯絡通道,因此造成中國在一九四五年之前,不但沒有得到更多的援助,反而還要分出已經不足的軍力與資源,維護緬甸的戰略地帶安全。更糟的是,由於企圖分裂與弱化中國的國際勢力,藉著機會滲入中國戰區之中,造成中國戰區的外援有如望梅止渴,引爆內部的紛爭不斷擴大,結果使得中國在一九四四年,遭到一連串的作戰失利,近乎亡國,直到一九四五年,中國戰區的局勢才出現好轉,但是已經伏下中國將遭到出賣的歷史悲劇命運了。
12。 盟國「抗日防中」的策略
檢討中日戰爭的歷史,日本是在中日爆發全面的戰爭之後,日本才知道錯估中國民族主義所產生的反抗力量,因而陷在中國的戰略泥淖之中。而反法西斯的同盟國,一方面只想利用中國來困住日本的軍力,一方面設法防止中國利用抗日勝利而進入現代化,因此以最低勉強可以維持中國戰力的數量,來援助中國,同時還要設法分化中國內部的鬥爭,其中以蘇聯最為狠毒,英國最為陰險,美國則是徘徊在正義與權謀之間。最後的結果是,中國為世界而戰,但是世界卻出賣中國,當然中國人自己的內鬥,也是造成中國無法保障自己權利的主要原因。
若是分析中日戰爭的成敗因素,我們可以說日本是應勝未勝,中國是應敗未敗,以兩國整體的國力,或是直接交戰的軍力而言,日本都是居於絕對的優勢,因此以力而言,日本應該可以擊敗中國。但是在政略與戰略的運用而言,中國卻能以民族主義的熱血,充分的運用對抗的智慧,使得日本無法運用其力的絕對優勢而擊敗中國。日本竟然陷入欲戰不能盡其全力,欲和又不能拿出決心的困境,因此日本的「力」優於中國,但是「智」卻輸給了中國,在「理」上面,日本更是站不住腳,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