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不管哪個說法屬實,反正薛濤“女校書”的名頭已經廣為流傳卻是實情。薛濤去世後,西川節度段文昌還鄭重其事地為她樹了一塊“西川女校書薛濤洪度之墓”的碑。美中不足的是,後來蜀人把###都喚做“校書”,生生地糟蹋了一個好詞兒。
薛濤才思敏捷,一般讀書人望塵莫及。《唐語林》 載,黎州刺史請客吃酒,席間行酒令,要求每人吟一句古書裡帶有“魚”字的句子。刺史一緊張便唸了一句“有虞陶唐”。領導犯了錯誤,底下的人都在竊笑,卻又不好意思罰他酒,只好裝作沒聽見。輪到薛濤的時候,她故意說了一句“佐時阿衡”。這些人不幹了,都大嚷薛濤吟的句子裡沒有“魚”,要罰酒。薛濤笑道:“不管怎麼樣,我這句裡,‘衡’字中間還有一條小魚。刺史大人的‘有虞陶唐’中連小魚都沒有呢。”一席人聽了大笑不止。又《紀異錄》 載,高崇文(原作高駢,誤)鎮蜀時,一次歡飲,行的酒令難度更大。高大人說的是“口似沒梁鬥”,“口”、“鬥”二字同韻,而且“口”字的形狀就像個沒有“梁”(柄)的“鬥”。薛濤馬上接了一句:“川似三條椽。”“川”字三根豎線,確實像三條椽子,而且“川”、“椽”同韻,對得非常好。高崇文故意挑毛病,說:“你這三條椽子,第一條怎麼是彎的呢?”薛濤應聲答道:“高大人當西川節度使這麼大的官兒,用的都是沒有柄的破鬥。我不過是一介陪酒的婦人,家裡的椽子有點彎,有什麼好奇怪呢?”正因為她機敏善辯,所以從韋皋到李德裕總共十一任西川節度使,無不對薛濤青眼有加,真可謂是流水的酒席、鐵打的公關。從十五歲出名到六十多歲去世,薛濤與當時詩壇著名的人物如元稹、白居易、牛僧孺、令狐楚、裴度、嚴綬、張籍、杜牧、劉禹錫、吳武陵以及張祜等二十餘人屢有唱和。做女人做到這份上,實在太不容易了。 txt小說上傳分享
薛濤:掃眉才子,落寞一生(3)
很多人一提起薛濤,馬上就想到了“薛濤箋”。元費 《箋紙譜》 說,因人而得名的紙有兩種,薛濤箋是其中之一。薛濤是詩人,也是女人,當然喜歡玩點小資情調。她自己設計了很多顏色的紙,如松花紙、雜色流沙紙、彩霞金粉龍鳳紙、十色綾紋紙等,五彩繽紛,煞是漂亮。同時,她自己喜歡寫絕句之類的小詩,原來流行的一頁大紙只寫十幾、二十來個字,頗為浪費,於是她便將紙裁剪成小幅。這種彩色的小幅紙,因為是她發明的,所以就叫“薛濤箋”。當時詩人,都以能得到薛濤以彩色小箋題的詩為榮。
薛濤還能寫一手好字。《宣和書譜》 評她的字雲:“作字無女子氣,筆力峻激,其行書妙處,頗得王羲之之法,少加以學,亦衛夫人之流也。”稍加努力,就能與衛夫人頡頏,足見其書之妙。據 《悅生堂所藏書畫別錄》 記載,宋末權相賈似道曾收藏她的 《萱草》 詩真跡,可惜後來就無從睹其真容了。
薛濤所有的故事中,與大才子元稹的交往最被後人樂道。據說元稹很早就聽說了薛濤之名,元和年間他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巡撫蜀中,便有一親芳澤之意。當時的西川節度嚴綬聽說後,趕緊派薛濤前去侍奉元大人。元稹事畢回京,因為怕招物議,只能扔下薛濤,獨自上路。被擢為翰林後,元稹寫下了 《寄贈薛濤》:
錦江滑膩蛾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
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
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卿欲夢刀。
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雲高。
詩是寫得挺情深意長的,可是我們花心的元大才子除了給薛濤寄了幾首詩,基本上就算從人群中消失了。十幾年後,元稹被貶為浙東廉訪使,總算想起了薛濤,打算派人將她接到紹興。可是正當這時,他又迷上了戲子周季南的老婆劉採春。劉氏雖然文采比不上薛濤,但架不住人家年輕貌美呀。於是,垂垂老矣的薛濤就徹底被元稹忘卻了。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薛濤與元稹的###韻事基本上都是虛構。咱們先來琢磨一下元稹寫的 《寄贈薛濤》 吧,這首詩裡對薛濤的辯才、文才極其推崇,卻沒有流露出親密乃至親暱的語氣。也許某些具有狗仔隊潛質的同志一眼就注意到了元詩中的“相思”二字,以為兩人既然沒有親密關係,又何來“相思”一說?這是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唐人詩中的“相思”,不過就跟西方人在信中寫“my dear”一樣,與男女情事絲毫不搭界。王維 《贈裴迪》 雲:“相憶今如此,相思深不深?”孟浩然 《送王昌齡之嶺南》 雲:“意氣今何在?相思望鬥牛。”李白 《送舍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