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1/4 頁)
原來他心頭有一個解不開的“洛麗塔情結”呀。您看他的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罪證如山,大理寺完全可以據此傳喚色郎杜牧,判個十年八年,還算便宜了這小子,哼。不過呢,我們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杜牧,確實有些誤解他。古代女子十五歲舉行“笄禮”也就是成年儀式,成年了就可以嫁人生子;法律甚至規定,天子之婦十二歲就可以生育。所以,她們從十三歲就開始談戀愛,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對了,再補充交待一下湖州洛麗塔的故事:其實,這是無良的狗仔隊炮製出來的緋聞。因為唐律規定,地方官禁止娶民女為妻妾,違者奪官,杜牧先生不太可能頂風作案。而杜牧先生再三要求到湖州做官的真實原因,僅僅只是因為他寡居的妹妹以及弟弟的孀妻都住在揚州,他到湖州做官,可以順便照顧一下這兩位可憐的女人。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杜 牧:天生就有女人緣(5)
杜牧是個極有自信的人,常以治時濟世為己任,可卻才比天高、命如紙薄。他的堂兄杜悰,能力不及他萬一,很早就出將入相了;而杜牧呢,僅僅做了幾任州刺史,官便再也升不上去,所以心情一直很鬱悶。咳,我說杜先生您就知足吧,蛀書活了幾十歲,才只當過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低階別的“主任”呢(班主任,不好意思)。當然,杜先生是天才,蛀書是蠢才,沒有可比性。扯遠了,回來。其實,早在杜牧“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時候,就已經有高人為他指點了日後的運程。當年杜牧剛剛進士及第,一行人到長安城南一間寺院中春遊,遇上了一位老和尚。老和尚道行頗高,談起玄來讓大家不得不服氣。談罷玄理,老和尚問杜牧姓什名誰,大家連忙介紹說:這位公子就是剛剛佔得文場大捷的杜牧呀,您這位老同志,怎麼連這麼有名的人都不知道?老僧微笑著搖頭道:“不知道,老衲不關心這些身外之事。”杜牧心有所感,寫了一首詩,道是:“家在城南杜曲傍,兩枝仙桂一時芳。禪師都未知名姓,始覺空門意味長。”可惜,杜牧雖然有所感悟,但畢竟不能悟透世事,所以失意便成了必然。湖州刺史任期未滿,杜牧重新被調入中央,任考功郎中兼知制詔,也就是皇上的代理秘書。再後來,他升遷為中書舍人,總算將“代理”二字拿掉了。從湖州赴京的時候,他寫了一首詩,裡面有兩句:“自憐流落西歸疾,不見春風二月時。”一語成讖,第二年,杜牧便在京去世了,享年五十歲。在去世之前,他曾夢見有人告訴他說:“您的功名到中書舍人為止了。”又夢見有人給他題寫了“皎皎白駒”幾個字,意思是人生如同白駒過隙,一輩子很快就玩兒完。醒來後,僕人前來稟報說,正在蒸飯的甑突然燒裂了,一鍋米全煮成了夾生飯。祅祥屢現,杜牧自知大限將至,於是從容為自己寫好墓誌銘,然後將自己寫的文章中的不如意者挑出來,用來煮了一壺茶。
最後大略說說杜牧的詩。杜牧與李商隱齊名,二人合稱“小李杜”,以區別於老李和老杜。不過,“小李杜”與“老李杜”的精神氣質恰好相反:小李如老杜,有一種天生的憂鬱氣質,作詩為文,法度森嚴;小杜如老李,狂放不羈,詩文如同天風海雨,興之所至,格律什麼全都視之蔑如。杜牧自己就說,詩文應該“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兵衛”,可見他不太在意格律之類的外在形式。當年的阮步兵曾放言道:“禮豈為我輩設耶?”按照這個邏輯,老李、小杜估計也會說:“詩律豈為我輩設耶?”
史載杜牧為人“剛直有奇節,不為齪齪小謹”,意思就是“行大事者不拘細謹”,大錯誤不犯、小錯誤不斷,別人愛怎麼嚼舌頭就怎麼嚼去,老夫懶得尿你。這種氣質,體現到詩裡,便化而為一種灑脫超邁的風格: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這種人,天生就愛談兵論史,而且他對歷史的見識遠勝一般人。正因為如此,杜牧成了晚唐懷古詠史詩的第一人,還創造出了“論史絕句”這種獨特的詩歌形式。他的詩歌,襟懷曠達、思致俊爽而又精緻婉約,其逸韻風神,遠紹盛唐,在充斥著頭巾氣、脂粉氣乃至僧衲氣的晚唐別具一格,被後人評為“如銅丸走坂、駿馬注坡,謂圓快奮急也”。
不知道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得,您找個60度以上的陡坡,然後騎著腳踏車衝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