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部分(第2/4 頁)
耗費的時間,也是天文數字。從嘉峪關到西安府,一般的馬車,沒有三個月的時間,只怕是走不到的。如果是馬隊的話,可能會稍微快一點,最少也要兩個月的時間。十五天和兩三個月相比,相差太遠了。商人們都是講究收入產出比的,如果運輸路上消耗的成本太高,他們肯定是會繞道而走的。徐興夏大力發展水泥路,就是要儘可能的降低這個運輸成本,節約運輸時間。
當然,陸地運輸的成本,想要比海洋運輸低,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口在後世有鐵路的時代,也無做到,更不要說現在了。但是,陸地運輸也有陸地運輸的優勢,四通八達就是它的最大優勢。在大明帝國的西北部,還有偌大的中亞地區,你不透過陸地運輸,你還能選擇什麼運輸方式?因此,拼命的發展水泥路,絕對是正確的。
有一句話,一直潛藏在徐興夏的內心,沒有直接說出來。那就是白衣軍去到哪裡,水泥路就要修到哪裡。
當然,這句話反過來說也行,那就是水泥路修到哪裡,白衣軍就去到哪裡。天底下,只要有水泥路的地方,就屬於白衣軍的控制範圍。等以後有鐵路了,這句話的分量,就更加的重了。道路通到哪裡,白衣軍就佔領哪裡。
其次,是清理所有的排水渠,能夠用水泥填補的地方,儘量用水泥填補,保證汙水能夠順利的排走。由於原來的城市,嚴重缺乏規劃,導致汙水處理,很是紊亂。在軍戶居住的地方,屬於窮人區,汙水基本上都是順著路面流淌的,衛生情況可想而知。在很多低窪的地方,汙水還淤積成一個個黑乎乎的魚塘,散發著陣陣的惡臭,蚊蟲滿天飛。如果有小孩掉進去,還很容易發生意外。
富人區這邊稍微好一點,汙水順著排水渠流淌。只是排水渠沒有蓋,有些地方還堵塞了,同樣會散發出陣陣的臭味。特別是在商業區,由於攤販隨時亂扔垃圾,又有餐館、客棧、酒肆什麼的,將剩飯剩菜,直接倒入下水道,也會經常導致下水道堵塞。不下雨的時候還好,如果下雨,半個寧夏城,肯定是要泡在髒乎乎的汙水裡面的。如果遇到黃河水漲,水位倒灌,情況會更加嚴重。
據說,左光斗剛剛到來寧夏城擔任知府的時候,曾經組織過一次大清理,試圖將城內所有的排水管道,都全部疏通一次。不合理的管道還要改造。以改變城內的衛生髒亂差情況。但是,他籌集的資金嚴重不足,調集的民夫也嚴重不足,最後工程只能是草草了事。他做不到的事情,白衣軍做到了,而且還做得非常的徹底。
認真說起來,左光斗並沒有做錯什麼,他只是走錯路了。要寧夏城的富人,從自己的。袋裡面掏出銀子來,改善窮人的生活,這怎麼可能呢?寧夏城原來的富人們,都恨不得將所有的軍戶都攆出城去,最好是攆得遠遠的,以免影響他們的生活。不過考慮到保護寧夏城的需要,才勉強的不得不將他們留下來的。
再次,就是拆除所有的茅草屋,統一規劃成磚瓦屋。作為白衣軍的代表,如果寧夏城內,還有大量的茅萆屋,那無疑是很沒有面子的。反正,磚瓦屋的成本也不是很高,就由白衣軍出錢,直接大批次的興建了。同時,這也是提供就業的一大工程。很多外來人口,想要在寧夏鎮謀生,你必須給別人提供工作的機會啊!
由於大量的工程同時開工,整個寧復城的東面和南面,幾乎成了一個大工地。無數的工人,正在各個大大小小的工地上忙碌。寧夏城的東門和南門,也是人來人往,車來車往,運載各種建築原材料,又或者是清理垃圾的馬車,絡繹不絕。由於來往的車流人流太多,互相擁擠,管事會不得不在這裡設定了專人負責疏導交通。在無意中,他們已經開創了一個先例:大明朝最早的**。
徐興夏遠遠的舉起千里鏡看了看,就縮了回來了。工人們都很忙碌,他現在過去的話,會影響別人幹活的。建築上的事情,有劉廣梁、陳登僂兩人負責把關,徐興夏還是比較放心的。他們兩個私底下的關係其實不太好,坑瀣一氣的可能性不大。無論是哪一個出現問題,另外一個都會向他舉報的。
其實,寧夏城管理委員會的常委們,相互間也不是一團和氣的,如果有人出問題的話,他肯定會接到舉報的。
哪怕不是署名的舉報信,起碼匿名的舉報信一定會有。這就是集體領導的好處了。權力分散了,下面的人就無一手遮天了。作為最高的領導者,他徐興夏可以充分的掌握各種各樣的資訊,並且根據這些資訊作出決斷。
“對了,大人,我差點忘記了!這是林家送來的請帖!請你過耳!”張天豪忽然想起什麼,急忙說道。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