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2/4 頁)
月就修好了的話,那麼鄧浩楠的忠勇伯府邸只用了二十天時間。當然。木質結構的平房,比不了北京站的高樓,但是勝在精美的鏤刻和別出心裁的園林設計,為了表達對那浩楠的感謝,工匠們;辦。工的建造,座精美的北方“加強版“的“蘇州園權……嘗
如此大規模的遷徙老百姓。遼東都督府本來還捏著一把汗,因為這恐怕會引起朝廷的猜忌。不料結果竟然是這樣,林風等人頓時鬆了一口氣。
然而,這麼多的老百姓。給遼東都督府帶來的壓力同樣非常大。
住房問題倒是沒什麼,偌大的金州、復州未開墾的土地有的是。工作問題立即就可以解決,但是糧食問題卻是十分的嚴重。
遼東都督府參謀會議室內,林風召集了特勤處的錢順、餘鳴路、張弛和劉崩然等負責人商議對策。
“多少人了?”
林風直截了當的問。
劉瀕然看了眾人一圈。然後說道:“截至昨天傍晚,我們已經安置了九年四百七十戶,累計五萬三年多人目前每天平均增加兩千多人。”
林風笑道:“才五萬多人?我們的勞動力缺口至少在年二萬人以上!”
林風見眾人皆是一副不認識他的樣子,頓時笑道:“這個一一貌似我們的看法有些分歧?”
張弛跟錢順等人互望一眼。前者說道:“沒錯!我們的勞動力缺口的確很大,但是勞動力是一回事。現在過來的勞動力充其量只有一萬人左右,大多數都是拖家帶口的過來。房子現蓋也需要時間,我們總不能讓他們睡在大街上吧!”
錢順說道:“眼下已經初夏了。天氣變暖,睡幾天大街倒是沒什麼。
不過這些老百姓來到金州,大多數都是難民,糧食是個大問題。前兩個月我們需要免費賑濟災民小等到他們安定下來之後。才能為我們工作。”
林風點點頭,轉向餘明路。
餘明路剛剛從老營過來押送糧食,以及軍餉和軍需物資等。
“這次大管家只給撥了二十萬石糧食,五十萬兩銀子,以及其他若干軍需物資。”
“這麼少?”
林風等人都是一愣,如今遼東都督府治下軍民三十萬,二十萬石糧食,的除軍糧和工人的糧食消耗,剩下的分給老百姓的話,需要省吃儉用才能支援兩個月。
餘明路說道:“老營養活著五六萬人。大管家說儲存的糧食本來足夠老營吃兩年的,但是隨著我們在遼東的開支劇增,糧食很緊張。大管家已經在想辦法購買糧食了。不過大明內地的糧食同樣緊缺,因此大管家準備從南洋進口,不過需要時間!”
林風點點頭,轉向其他人。道:“那我們怎麼辦?萬一大管家沒弄到糧食,大家不能餓著肚子啊!”
張弛道:“問題可能會比想象的要壞!我們只是計算眼前的人口,隨著內地的老百姓不斷湧來。我們的糧食會減少的更快!”
劉瀕然擔憂的道:“大管家給我們多撥了十萬兩經費,我們可以先採購一批糧食應急!”
錢順搖搖頭,道:“不容易!朝廷最近被陝西的農民軍鬧得焦頭爛額,糧食全部運往山陝剿匪前線,秋糧還有好幾個月才能下來 老百姓手裡餘糧自己都不夠吃的!”
張弛點點頭,道:“錢順說的對!南方今年大旱,赤野千里,夏糧徵集不上了,加上鄭芝龍鬧騰的很厲害,還需要朝廷反過來賑災。指望在國內買是不可能了!”
林風擔憂的道:“從毛文龍那裡得知,這幾年天氣寒冷,秋霜來得早,秋糧基本上都是歉收,朝鮮也沒有糧食!”
餘明路問:“那僂國呢?”
劉瀕然道:“鄭芝龍藉助李旦以及他老婆的關係,左右平安京方面只跟鄭芝龍的船隊交易,因此僂國那裡我們得不到糧食!”
餘明路又問:”那琉球呢?”
錢順搖頭哼了一聲,道:“琉球就更不要提了!他們那屁大點兒的地方。產的糧食自己人都不夠吃的,每年都靠著大明朝廷的救濟糧活著呢?”
張弛搖頭苦笑道:“大明自己都沒糧食吃了,還救濟別人,真想不通!”
林風冷笑道:“朝廷的那些傢伙,就是打腫臉充胖子,死要面子!”
餘明路嘆道:“那我們只能等著南洋那邊的好訊息吧!不過聽大管家說。鄭芝龍最近半年來實力膨脹的厲害,在東南沿海,從北港到馬尼拉,廣大的海面上到處都是他的戰船和商隊。黃祖培說鄭芝龍是在備戰,矛頭就是指向校長,因此南洋採購糧食也是個未知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