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部分(第2/4 頁)
但是對於荷蘭政府來說,來自中華帝國的戰略物資質量高價格低,價效比超高最適合國家儲備。
荷蘭國民的請求送議會超過了一年時間,但荷蘭議會遲遲沒有動靜,拖得荷蘭國民沒有了耐性,掀起更大規模的**行動。
之前荷蘭人並不敢去碰由華人直接開設的商鋪,一來是這些華人都有私人武裝,二來荷蘭政府幹預阻止。但隨著荷蘭政府遲遲沒有動靜,憤怒的荷蘭人決定向華人商鋪動手。
然而,中華帝國在外的華人基本上都有私人武裝。當荷蘭平民開始攻擊華人商鋪時,華人武裝立即還擊。
公元1647年7月9日,神武十七年六月三日,當阿姆斯特丹城北西交巷口的槍聲響起時,標誌著華人同歐洲人的衝突正式升級了。
西交巷口,華人私人武裝壘起沙袋堵住街口,並透過兩側樓房的門窗組成防禦陣地。
由於事先接到當地荷蘭商人的通風報信,華商們準備了充足的武器和彈藥,利用防禦工事,對著撲過來的荷蘭市民開槍射擊。
荷蘭人並沒有足夠的準備,也沒有想到華商業協會直接開槍,頓時被打得抱頭鼠竄,手無寸鐵的市民很快便血流成河。
華商開槍後,事態變得越發嚴重,很多荷蘭市民紛紛回家找出火槍回來參戰,衝突頓時升級。
雙方交火兩個多小時,死傷幾百人。華商人數雖少,但是僱傭軍武裝力量強悍,加上準備充分,因此儘管荷蘭人多,卻也頂得住。荷蘭人多但沒有嚴密的組織,持槍者各自為戰,甚至亂放槍根本打不著人。
雙方僵持住後,阿姆斯特丹警察局的大量軍警方才敢靠上來調停。
一方是憤怒的市民,一方是中荷商人聯合的武裝力量,警察局處於政治考量哪邊都不敢得罪,無法調停。
然而,中華帝國駐阿姆斯特丹領事館卻態度明確,除了向荷蘭政府強烈抗議之外,更是直接派出領事館護衛隊進入西交巷保護華僑安全。
中華帝國駐阿姆斯特丹領事館的護衛隊在荷蘭為註冊保安,但實際上是出自中華帝國皇家陸軍的正規軍系統,其戰鬥能力及其強悍,對付毫無組織的荷蘭平民易如反掌。
護衛隊的加入頓時令原本的平衡被打破,只有兩百人的領事館護衛隊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裡便射殺了上千人,頓時嚇退了前來鬧事的荷蘭市民。部分荷蘭警察見中華帝國領事館護衛隊如此肆無忌憚的殺人,立即開槍阻止,雙方旋即陷入激戰,整個西交巷路口一片混亂。
隨後,中華帝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以護僑為名迅速穿過直布羅陀海峽,並匯合英國海軍北海艦隊一起開到荷蘭領海。荷蘭海軍接到命令後迅速出動攔截中英聯合艦隊,雙方都沒有接到戰爭的命令,隧只好先進行對峙,一時間劍拔弩張。
訊息傳到海牙,荷蘭議會上下頓時震驚,中華帝國領事館的行為無疑給他們敲響了警鐘,這種嚴重踐踏荷蘭主權的行動令荷蘭政府顏面盡失。
荷蘭議會為此進行緊急投票選擇,但最終由於軍方的猶豫不決導致對這次事件的表決未能透過。荷蘭政府處於兩難情況,即要面對來自中華帝國的政治軍事壓力,又要平衡國內的民憤。
最後,荷蘭大議長決定由政府出錢收購荷蘭本土商品,先穩定住國民防止事態擴大。另一方面,荷蘭政府強制荷蘭商人不得再跟中華帝國商人勾結,停止傾銷行動。
但西交巷事件觸動了中華帝國政府,整個歐洲各國都在看荷蘭人該如何應對。說他們各國都在看荷蘭人的笑話有些過分,但至少他們想要看中華帝國同荷蘭如何解決這件事,也好作為他們將來處理類似事件的參考資料。
荷蘭軍方的戰略物資儲備還沒有完成,不可能貿然同中華帝國開戰,因此荷蘭政府採取拖延戰術,花費巨資向中華帝國採購大批物資,以換取兩國暫時的和平。
荷蘭海軍的造艦計劃已經接近尾聲,頭等戰列艦的建造計劃本來該在神武十七年完成的,結果因為英荷戰爭的爆發導致該專案被延後了一年半,最終拖延到神武十九年春才能完成。
荷蘭海軍引以為豪的便是二十艘共和國級頭等戰列艦建造計劃,作為荷蘭海軍無敵艦隊的主力戰艦,荷蘭海軍為爭奪世界第一海軍強國而跟中華帝國展開的海軍軍備競賽。
由於英荷戰爭所致,荷蘭海軍的共和國級戰列艦服役時間被推到了神武十九年春,而中華帝國皇家海軍主力戰艦的建造計劃卻沒有收到任何影響,如期的在神武十七年夏天完成。
中華帝國主力戰列艦第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