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1/4 頁)
這一夜,李月姐眼睜睜的一夜都沒有閤眼,心中更是憤懣難平。
此後幾天,李月姐便一在琢磨著這事情該怎麼辦?
這天午後,豆腐檔上的豆腐賣完了,李月姐正在收拾著東西,鄭典便急衝衝的來門:“月姐兒,帶上你爹留下來的那本河工筆記,跟我去見欽差和皇上。”
“啊,可是出了什麼事?”李月姐手一抖,一塊豆腐案板差點砸到地上,幸得一邊鄭典眼疾手快,才沒有砸到腳。心裡明白,皇上和欽差終於到通州了。
“你別急。”鄭典看著李月姐那擔驚受怪的樣子,連忙緩了語氣,隨後又一臉悶悶的說:“是三司那幫人,他們認為楊大人用人不慎,墨易至今不過十七歲,當年不過十五歲,就擔起河工總甲之職,實在太過兒戲和草率,要追究楊大人的用人之責,楊大人便說了你爹的事情,皇上才讓你帶著你爹的河工筆記過去。”
“好,你等我一下。”李月姐一聽這事,二話不說,就飛快的轉身進了墨易的屋,找出了阿爹留下的那本河工筆記。出得屋,想了想,一咬牙,又一頭鑽進了自己的屋裡,拆開碎花枕頭,從裡面拿出金鳳留下的那幾封信,緊緊的揣在懷裡。
“走吧。”出得屋,李月姐衝著鄭典道。
第一百六十章 面聖
這幾天太陽尤其的大,又是個正午,陽照直射下來,亮恍恍的,晃的人眼有些發暈,李月姐一路跟著鄭典直朝通州御史衙門去,皇上和欽差到了通州便落腳在御史衙門裡,而此次潰壩案也放在御史衙門審理。
“月姐兒,你別怕,我上午見過皇上了,皇上挺和藹的,還有二王爺和七王爺在邊上,到時,皇上問什麼你說什麼就行。”一路上,鄭典看李月姐繃緊著臉,那臉色有些蒼白,額上還湛著密密的汗,便不由寬解道。
李月姐衝著鄭典點了點頭,表示知道,害怕當然是有一點的,面聖這種事情,她怎麼可能不害怕,而且此刻李月姐還懷揣著心思,更是緊張啊,直覺那腳走起路來都有一點打飄。
不一會兒,兩人就到了衙史衙門,沒了外面的陽光直射,衙門裡顯出一絲幽暗和清冷。
“來了,皇上還在裡面問話呢,你們先在外面等著。”朱七爺穿了一身天青輕袍,腰間掛著魚袋,晃晃噹噹的在門外轉悠,看到李月姐和鄭典兩人過來,便道。
“見過七王爺。”李月姐連忙見禮。
“我發現每次見到你都沒好事,上回是賄舉案,這回是潰壩案。”那位朱七爺是個灑脫人物,見到李月姐便擺擺手有些打趣的道。
“民女給七爺添麻煩了。”李月姐一陣無奈,這位爺可以打趣,但她使不得又得再請一次罪。
“罷了罷了,忒多禮了。”朱七爺有些不耐煩的揮揮手。
若不是對方的身份實在尊貴,李月姐不敢失禮,她定然要翻白眼了,當然這會兒她不敢,只是低眉順眼的同鄭典一起垂手立在門外,七王爺又叮囑了兩人一會兒見皇上要注意的事項,然後饒有興趣的掃了兩人一眼。便轉身又進了內堂。
李月姐和鄭典兩人站在門外能聽到內堂的說話聲,但聽不清說什麼。李月姐這時背心手心直冒著汗,一邊鄭典伸出手,輕輕的握住了李月姐垂下的手,鄭典的手溫熱的,但也有些溼意。李月姐心裡明白,別看這小子一副大大咧咧的,其實心裡也有一些怕的。
不過,有這一絲溫意,李月姐倒感到放鬆了些。便側過臉衝著鄭典笑了笑。
鄭典瞧著李月姐那笑容,便有些失神,回想起來。李家阿姐可鮮少衝著他笑,以前不是兇他就是教訓他,再就是叮囑,如今才發現李家阿姐笑起來也挺好看的嘛,想著便不由的抓了抓頭,一邊一個侍衛便瞪眼過來,顯然怪他失禮。
李月姐只得橫了他一眼,鄭典這才規規矩矩的立著。
“宣鄭典。李氏進見。”這時,門開了,一個侍衛出來道。
李月姐便低垂著頭。跟在那侍衛後面進了內堂。眼角首先就看著坐在一邊位置上的二王爺和七王爺,另一邊首位上是一個六十來歲的男子,她聽鄭典在外面介紹過。應該就是此刻的欽差申大人,他的下手坐的正是通州府正堂陳宇陳大人。
至於正前高坐的那位,李月姐沒敢抬頭看,只是緊了幾小步,到得跟前,跪拜後三呼萬歲。
“讓你帶的東西帶來了嗎?”一邊二王爺問話。
李月姐連忙從懷裡拿出那本河工筆記,一邊一個侍衛接過,然後遞了上去。
一時,屋裡一絲聲響也沒有,只有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