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2/4 頁)
……
大家看得出來吧?本書已近尾聲了。
…………………………………………
感謝的平安符,梵毓的香囊,小夜Saya,星空下的女巫,夕*顏,小兵的粉紅票,謝謝支援!!!!
☆、第二百百八十章重心和行會
第二天上午,李月姐吃過早點,就由王四娘和一個叫芯兒的小丫頭陪著回李家,青蟬如今待在鄭家待嫁,自不好再跟著她了,到時,她免不得要送上一份厚厚的嫁妝。
一路上,所見都是青磚瓦房,原來的土坯房早就看不見了,四合院式的結構,院邊上,桃樹上結的小毛桃兒,石榴那如火的花朵,看得一片喜意。
“夫人年邊兒的時候沒回來,那時候殺年豬的當兒,殺豬飯從屯頭吃到屯尾,整整吃了一個多月才結束,年邊兒的時候,沒幾家是自家開伙兒的,全是今天吃了東家,明天吃西家,不斷頓。”一邊,小丫頭芯兒快嘴的道,小丫頭才十三四歲的模樣,雖說幹活兒理事不錯,但倒底還是有些小孩子心性,一路的風景日日得見,並不放在她眼裡,那滿心裡還是記著年邊的殺豬飯,這會兒當寶似的介紹給自家夫人。
她是這邊一戶軍戶家的女兒,家裡兄弟姐妹十來個,實在養不活,就賣給了鄭家,也是看在鄭家待下人方面從不刻薄。
“那今兒個年邊,我肯定吃的著。”李月姐笑道。
“呵呵。”小丫頭這才有些羞澀的笑了笑,然後小心的跟著夫人,看到前面路中間有什麼石子兒,就趕緊著先一步踢掉。老夫人說了,六夫人身子不便,路面要隔外小心。
雖說李月姐覺得小丫頭太過小心了點,但別人的好意,自不能拂去,自是衝著芯我微笑點頭,小丫頭便眯著眼心裡直高興,一路上更是小心得力了。
不一會兒,就到了李家門口。
遠遠的。李老漢就坐在門邊,手雖然有些抖,但那編竹筐的活兒卻從未放下過,此時,墨風也搬了把小凳子坐在李老漢的身邊。
淮安陳於兩族案後, 墨風本來準備去遊學的,不過田溫找到了他,只跟他說了句:百善孝為先,學做人,先盡孝。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時候再後悔。
用田溫老頭的話來說。他很後悔。
而李家姐妹兄弟幾個,因著小時候跟李婆子和李老漢的生疏,再加上李婆子又刻意的疏遠於是。在這方面確實做的並不是很好。
於是墨風就先回了通州了。
“你別以為這編竹筐容易,我告訴你,這十里八鄉編竹筐的還真沒有幾個能編的很到位的,也僅僅是能用,但遠遠做不到好用。”李老漢。邊編著竹筐邊道。
“那。怎麼樣才能好用?”一邊墨風也仔細的編著竹筐道。
“一個竹筐要好用,除了竹子要處理好,編工的細密外,最重要的一點便在於這個重心,如果比作人的話,就是那心眼兒。這人哪,若是那心眼兒歪了,你便學識再高。你便是條件再好,那都幹不成正事,甚到弄不好遺臭萬年。而這竹筐也是這樣,重心沒掌握好,它就容易歪。容易倒,怎麼會好用。”李老漢說著。便一隻手有些顫抖的托起那竹筐,繼續道:“你看這竹筐,我手是發抖的,可我託著它,它就穩當當的,為什麼,那是因為它的重心穩啊,只要它的重心是穩的,那再大的抖動它都是穩的,這也是為什麼通州城那些個出海的商戶,他們都願意要我的竹筐的原因。”
李老漢說著,那眼濛濛的,倒也是頗有些得色,隨後又提了指墨風手裡的竹筐:“你把你的竹筐托起來看看。”
墨風看了看李老漢,於是把他手是的竹筐托起來,可還沒等舉高,那竹筐就往一邊歪倒了,掉在了地上,揚起一片灰塵。
“為什麼會這樣,阿爺,我可是一點一點的照著你編的跟著編的。”墨風詫異的問。
“我說了,你還沒掌握到重心。”李老漢舔舔嘴唇道。
“那要怎麼樣才能掌握到重心?”墨風問。
“這我也說不好,但有一點,心靜,不為外物所動,我記得當年跟你祖爺爺學編竹筐的時候,他就跟我說,這編竹筐的時候,別人在你身邊說笑,你充耳不聞,別人在你身邊玩的時候,你過目不見,數九寒冬,炎夏大伏,你編著竹筐,不覺冷熱,到得那時,這重心自然就出來了。”李老漢眯著眼回道。
“我知道了,阿爺。”墨風神色慎重的點點頭。只覺得阿爺這話雖然普通,卻蘊含著大道理。
“阿爺,墨風。”李月姐上前招呼,兩人才發現李月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