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3/4 頁)
“今天,”宜妃娘娘看到九阿哥已經帶著人搬著東西進來了,笑著用手一指,“武則天下令都堅決不開的牡丹,在太后的聖壽節卻是已經盛放了。”
大家循著宜妃娘娘所指的方向望過去,九阿哥做了個手勢,搬東西進來的太監們將那上面的蒙布小心的取了下來,下面真就是一盆盆正在盛放的牡丹。
在眾人的驚呼聲中,榮妃娘娘的臉色卻是有些發白,蘭靜也很是驚訝,她沒想到宜妃娘娘居然獻上的是真正的牡丹,看著太后那驚喜莫名的神情,再看看康熙投給宜妃娘娘欣喜而讚賞的目光,蘭靜心下暗自佩服,這下宜妃娘娘的風頭可是出的十足十了。
PS:
感謝“霧裡尋影”的厚賞,感謝“芏影月”的打賞,感謝“燕燕安妮”投出的四張粉紅票,感謝“映水蘭香”、“cailanzi1126”、“江南羽”“蘇夜雨”投出的粉紅票!
正文 第九十八章 好是好,不好也是好
第九十八章 好是好,不好也是好
花薈在反季節開放。對蘭靜來說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兒,而在清朝,人們也不會真就把它當成是神蹟的,畢竟早在秦朝那會兒,在驪山的阬谷之中就已經有反季節瓜果的收成了,《漢書?召信臣傳》中也有記載,“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廡,晝夜燃蘊火,待溫氣乃生。”而在唐朝還設立了專門的機構“溫湯監”來負責該項工作,有詩云“內園分得溫湯水,二月中旬已進瓜。”
除了瓜果蔬菜之外,反季節的花薈古代也早已經有了,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一直以來都被人們認做是富貴吉祥、繁榮興旺象徵的牡丹自然也不會少,蘇東坡的《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一朵妖紅翠欲流,*光回照雪霜羞。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閒花得少休。。。。。。當時只道鶴林仙,能遣秋花發杜鵑。誰信詩能回造化,直教霜卉放春妍。。。。。。”說明了至少在宋朝的時候,人們就可以讓牡丹在冬季開放了。
而這些技術到了清朝也並沒有失傳,在西苑迤南東向的明朝時稱為“灰池”、現如今改稱為“南花園”的地方。就是在進行著反季節栽培,每逢立春的時候就會進上鮮蘿蔔,是為“咬春”。南方所進的盆景,也都放在這裡澆灌培植,花薈自然也是不少的,會按時送到各宮殿安放,正月進梅花、山茶、探春、貼梗海棠、水仙花,二月進瑞香。。。。。。 十二月進早梅、探春、迎春、蠟瓣梅,這些花都有了,牡丹當然更是不能例外,每歲元夕之時,南花園的暖室裡就會烘出牡丹、芍藥等諸花,以供乾清宮賜宴的時候陳列於宴前之用。
榮妃娘娘對這些自然也是瞭解的,不過因為宜妃娘娘早早的就偃旗息鼓,在太后和康熙面前她又不好刨根問底,再想著現在只是十月間,又不是歲夕,更何況還是遠離在京城之外,想要弄來盛放的牡丹,基本上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也就放下了,沒想到宜妃娘娘還真的就弄出來了,這可是讓她心裡不舒服之至。
想當初榮妃娘娘可也是得了盛寵的,自康熙四年入宮之後,從六年開始生下康熙的長子承瑞開始,直到康熙十六年間,她又接連生下了四子賽音察渾、六子長華、八子長生、十子胤祉一共五個兒子。是為康熙生下兒子最多的人。雖然這五個兒子中,除了胤祉之外,其他的都夭折了而沒有計入排行,但由此也可見那些年間康熙對她的喜愛。
除生過五個兒子,榮妃娘娘還生有一個女兒,那就是康熙的第三女、排行下來稱為二公主、在三十年的時候被指婚給了孝莊太后的親生女兒固倫淑慧公主的孫子、漠南蒙古巴林部博爾濟吉特氏烏爾袞的和碩榮憲公主,是康熙在眾多的女兒中最寵愛的一個。
只可惜帝王的寵愛總是不能長久的,如此被康熙寵愛過的榮妃娘娘,卻被宜妃娘娘後來居上,這個在康熙十三年進宮的郭絡羅氏,在尚無一兒半女之時,就與已經生下五兒一女的榮妃娘娘於十六年同時被封為嬪,又在二十年間同時被封為妃,雖然同時被晉妃的還有惠妃娘娘和德妃娘娘,但惠妃娘娘是與榮妃娘娘同時進宮的,而德妃娘娘則是在十八年之後才冒的頭,也就是說,榮妃娘娘的寵愛其實就是被宜妃娘娘奪去了,她又怎麼可能不對宜妃娘娘生有嫌隙呢?
更何況這次宜妃娘娘對太后進獻壽禮,又是利用了榮妃娘娘的話引出了“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之語來做出渲染和鋪墊。這就更讓榮妃娘娘心下不忿了,至於開始的時候本是她先語帶機鋒的事兒,自然已經不是榮妃娘娘所能記起的了。
榮妃娘娘是生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