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1/4 頁)
古人云:“汝欲延生,須放生。”我既欲學道以求長生,要當推己心,以惜物命。雖曰物命在人,而好殺傷生,多遭慘報。夫救蟻中狀元之選,放雀獲明珠之報,古往今來,以放生得福者多矣。人可不慈心於物,以養我好生之仁哉。
十一戒不節腥葷
腥葷雖養人之物,而齋戒斷味者,未聞有傷。可見養生不盡在血肉也。
上古草衣木食,其民多壽。自火化興,血肉食,民遂夭折者,何也?蓋肥甘動火之物,食之過多,每易縱情損精,不如穀食得天地中和之氣,為至清至潔之味,其養生最好。況食物類之肉以補我肉,其心亦有所不忍。佛家絕腥葷,蓋不嗜口腹以增殺孽也。
南嶽夫人戒楊羲曰:“不欲見血肉。見而避之,不如不見。已死之物,即為屍氣,觸之最能害道。”
入道故貴節腥葷。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百一十五章 道經
十二戒慢道輕師
天地間至貴重者,莫若金丹大道,可以出凡籠,可以了生死,可以超九祖。古人萬劫一遇,夫豈等閒細事哉。
雖貴如漢文帝,猶且折節於河上公。富如馬丹陽,猶且虛心於王重陽。武如漢鍾離,且低頭於王玄甫。文如抱朴子,猶其屈膝於鄭思遠,況下焉者乎。故求道者,挾不得一己之富貴,逞不得一己之勢力,恃不得一己之學問。聰明必虛心誠求,如伍沖虛灑掃役力,切問二十載,方能得之。
而授之者,亦不輕易。抱朴子曰:“受真一之訣,皆有盟文,歃白牲之血,以旺相之日,受之以白銀、白絹為約,克金契而分之,輕說妄傳,其神不佑也。”沖虛子曰:“自古仙真授真道,必清淨齋醮如科條,具信贄,刺血盟天,奏告上帝、三臺、北斗、南辰、三官、四聖、五帝、司命各位下,請命降允,而後可傳。”凡傳一人,遍天地間神聖無不告之者。倘有惡類,妄自行財及詭詐,私相授受,師弟同受考掠,可不慎哉!使者既不輕易以傳,授者何可輕褻。抱朴子曰:“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也,重於父母也,可不尊崇之乎?!”
觀此可見,求道者既遇真師,即當尊崇恭敬,勤求切問,歷久不怠,方得卒聞心法,而昇天有路矣。
口訣·收心
金丹道理最幽深,逐節功夫著意尋。
若問入門初下手,掃除妄念以收心。
金丹大道,至聖至神,至玄至妙,有內有外,有始有終。其中細微節目,須知之清,方行得到。若不著意行之,則知內不知外,終落空亡;知始不知終,僅成小果。
而其下手用功,以收放心為首。孟子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倘此心日放於外,如野馬山猿,刻不寧息,此心日與情私為緣,真性即日為物慾所蔽。秉夷既牿,則夜氣不存,欲1望結成胎仙,不亦難乎。故入門先把萬緣放下,一絲不掛,一塵不染,放心於無何有鄉中,清清靜靜,空空寂寂,久久純熟,其心自死。心死則神話,雖不得仙,去仙不遠矣。
口訣·養性
一顆牟尼似水晶,何期塵垢蔽精英。
但能靜坐回光照,依舊天心夜月明。
真性本自靈明,但為氣稟物慾所拘蔽,則有時而昏,然本體之明,未嘗息也。如能勤加拂拭,用力涵養,依舊如天心之月,明照萬國。
涵養之法:每日靜坐,先將萬緣放下,迴光返照,如月到天心,風來水面一樣情景,悠悠揚揚,活活潑潑,似有似無,勿忘勿助。事至物來,雖如如不動,卻又了了常知,不知則流於木石之弊。
返照時總要安舒自在,不自在則未合法,不可再照,恐成氣鬱。古云先時要放又要收,自後熟來,不放亦不收。收放得宜,久久調養,忽見石火電光,此真性初現景象也。由此用功,自有圓明時候。
但返照之功,不可久用。古人云未得大藥不可久照,恐出陰神,入於魔道。故十二時中以一時返照,餘時則瀟瀟自在。其功夫總要不可閒斷,純熟之後,自有天然慧光發現,明照九州,慧觸未來。又要知而忘其所知,忘到忘無可忘,自臻化境。
口訣·養氣
雖能念住特初禪,息到沖和始見天。
養氣方兒無別巧,同行同坐夜同眠。
佛雲初禪念住,心無生滅也。二禪息住,息無出入也。息無出入,則息住而氣得所養矣。此息,非口鼻呼吸之息。蓋人生之初,隨母呼吸之息以成胎。及裂胞而出,此息藏於祖竅穴中,雖與口鼻之息相通,常人之息由口鼻出入,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