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4/4 頁)
列。
……機械!教條!這句分析實在是可惡!百分百的誤導!
這種“審題眼”的理論,在西單圖書大廈有關作文的書裡,比比皆是。很多老師也是這麼要求學生的。
我們聽別人說話,從來不用“審話眼”,就能基本明白對方的意思。怎麼一變成作文題,大夥馬上就“弱智”了,非得如此“風聲鶴唳”才行呢?
二、正本清源話跑題
其實,作文偏題跑題等問題,與審題的關係不大,其主要原因有二:
1:對文章的本質特點、關鍵要素認識不清,造成文章構思和素材組織時無法抓住中心。
2:由於患得患失、過分謹慎而導致看錯、看漏、看岔命題要求的“目的顫抖”。
對第一點,只要瞭解了文章的基本章法,問題就可以得到避免。對第二點,平時可以進行一些放鬆練習,而不是像一些家長、老師所說的:考試時要細心細心再細心。
三、水落石出看審題
審題,其實很簡單,不過是明確出題者對字數、文體、內容的要求而已。一般說來,命題會敘述如下三點:
字數:文章要在多少字以上,一般在命題說明中也會有明確的說明。
文體:是要求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散文,還是詩歌?命題說明中總會有一個明確的交代。如果沒有明確指定,實際就是把文體的決定權交給了考生自己。
內容:命題對文章內容的限制,來自兩個方面:1)透過命題說明對文章的內容作一些明確的限制; 2)透過明確的作文題,對文章內容有一些隱含的限制。
例1: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明確指定了作文題,附帶地,也限定了文章的基本內容:無論是贊成或記憶移植、或者是寫記憶移植帶來的變化等等,文章內容與記憶移植有關就行了。(至於“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是什麼樣的結構、中心詞是什麼,在審題時就沒有必要研究了。那是詞法專家們的事。我們只要能看懂她的字面意思就可以了。)
例2:話題作文。。。心靈的選擇。。。。。。
……命題說明沒有指定作文的題目,只對文章的內容作了大概的限定:與心靈選擇相關。具體的題目,完全由考試自己決定,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