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4/4 頁)
同毫無作用。(Nadeau; 103)    
一、生理決定論與社會建構論(3)
在極端的情況下,一個人的心理性別甚至可能與生理性別對立,比如易性者和易裝者。這也是生理決定論無法解釋的現象。 生理決定論或本質主義往往導致政治上的保守態度。例如認為一切先天註定,不會變化;認為女性不適合做某種型別的工作,不適合做家外的工作;認為男性的天生的強悍和攻擊性決定了收入的差異。保守派作家吉爾德(G。 Gilder)竟然公開宣稱:性別的差異就是收入差異的全部原因。(Dunphy; 7) 生理決定論不僅導致政治上的保守,還會導致種族主義和法西斯主義。20世紀的納粹主義就試圖從生理上證明女性、有色人種和猶太人的低下。希特勒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所有不好的種族都是笑話。(Jackson; et al。; 57)有基因學者因此警告說,要對人類行為做基因和生理解釋具有一種危險性,那就是希特勒式的種族滅絕。雖然社會行為受到生理因素的影響,但是不宜特別強調生理因素的作用。(Wood; 47) 在反對和聲討歧視女性的生理決定論的浪潮中,女性主義陣營中有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那就是前文所述及的文化女性主義。以戴利(Mary Daly)和格里芬(Susan Griffin)等人為代表的文化女性主義認為,女人更接近自然,這一點使其比男性更加具有直覺和創造性。(Jaggar; et al。; 285)以往的生理決定論都是從對男性有利的角度上分析問題的,而文化女性主義理論反其道而行之,發表了大量對女性有利但仍屬於生理決定論範疇的言論,例如:雄性動物個頭更大,毛色更漂亮,更有攻擊性,更好動,在求偶行為中更加主動,有更多無用的身體器官,如犬牙。因此,女性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