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創辦一本刊物,未來3年要辦6本雜誌。這個承諾,變成全公司上下努力的目標。
(創業陷阱:每一種事業都有專業,一山還比一山高,我歷經《商業週刊》,自認為對經營雜誌已很在行,但是在《PC home》的創辦過程中,我發覺我對雜誌經營只是略懂皮毛。創業者要有決心、肚量,學習別人專業的方法,千萬不能自我感覺良好,不能固執。)
《PC home》順利上市之後,很快就變成計算機類第一大雜誌,我懷疑應該也是臺灣第一大雜誌,19萬本的發行量,堆砌起許多奇蹟,廣告每季都漲價,訂單來不及處理,而緊接著我們就決定擴大戰果。
我們先把已經創刊的《電腦玩家》雜誌併購下來;再接著我們創辦了《PC office》(《電腦上班族》),定位是上班族的計算機學習;再來是《PC SHOPPER》(《電腦採購》),定位是計算機採購導覽雜誌;再接著創辦了計算機書的出版團隊“PCuSER電腦人”,如果再加上這些團隊個別衍生出來的小刊物,計算機家庭集團最多的時候有超過20本以上的刊物,琳琅滿目,熱鬧非凡。
除了計算機雜誌以外,我們也嘗試跨越IT做其他的雜誌,《*ART》(《智富》)月刊是最具指標性的一本刊物,這是給社會大眾看的理財入門學習雜誌,和《PC home》同樣走入門學習的路子,讓讀者真的看得懂,學得會,這個刊物也很快變成臺灣入門理財雜誌的第一品牌,全盛期的發行量也超過10萬冊。
《PC home》雜誌的創刊,真的是趕上了波瀾壯闊的大時代,人類正要面臨計算機的大學習潮,也正要在實體世界之外,另外籌建一個虛擬世界,所以《PC home》又接著成立了“網路家庭線上網站”(PChome Online),成為臺灣網路風潮最早的弄潮兒之一。
在“PChome Online”之後,我們還成立了《明日報》,大張旗鼓地探索一份線上電子報紙的可能,只是最後以虧損數億元新臺幣收場,這也種下日後“計算機家庭雜誌集團”與香港首富李嘉誠的企業合併的遠因。
創業者要有逆轉困境的能力
在計算機家庭雜誌集團的所有雜誌中,有一份雜誌是由我負責籌辦,那就是《房屋志》,一本買賣房屋的資訊雜誌。這本雜誌大概是集團內最短命的一本刊物,在6個月之內,賠了8000萬元新臺幣。我下決心停刊,並帶著整個團隊轉型為建築家居裝潢刊物,現在這個團隊擁有數本雜誌,也是計算機家庭雜誌集團在計算機雜誌沒落之後,還能維持集團規模與活力的重要原因。
創辦《房屋志》,我證明了:我會犯錯,但我有能力自己逆轉,與過去在面臨困境時坐困愁城,已完全不同。
(創業陷阱:創業一定會犯錯,一旦確定自己犯錯,一定要第一時間改變,絕不可拖延,《房屋志》在出版6個月時我就放棄,否則可能會拖垮整個計算機家庭雜誌集團。)
計算機家庭雜誌集團在2000年左右網路泡沫化之前,集團實力達到最高潮,但隨著《明日報》停刊,以及計算機學習熱潮式微,《PC home》進入另一個體制調整期。
這時候我開始扮演整頓的角色,我停掉了一些刊物,也換掉了許多主管,讓年輕的新秀擔負重任,我心中只有一個目的,在計算機家庭雜誌集團興起時,我享受了美好的成果,而在集團遭遇困難時,我有責任讓局面穩住,尤其在詹宏志離開之後,我應為所有的團隊負責。
拔出石中劍(5)
到2008年,計算機家庭雜誌集團的整頓總算看到成果,計算機雜誌日益縮小的規模慢慢穩定下來。從2009年開始,將會再嘗試創辦新雜誌,並啟動網路媒體的經營,整個集團重新站在起跑點,以迎接金融海嘯的挑戰。
中文出版王國夢……城邦出版集團
在1995年,《PC home》雜誌創辦的同時,我們也成立了城邦出版公司,這是由3家已經成立的小出版社合併而成的,我把一向績效良好的商周出版社併入城邦集團,成為城邦集團中的旗艦團隊。
成立城邦出版公司是詹宏志的想法,透過小出版社合併的方式,試圖營造一個大品牌、大團隊,向華文世界最大的圖書出版集團邁進。詹宏志成功地創辦了計算機家庭雜誌集團,讓我這個不太管事的董事長名利雙收,所以當他想創辦城邦時,我毅然加入,決定全力打造城邦集團,以投桃報李,這一直是我心中沒有說出的秘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