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頁)
家已經關門了,靠忽悠已然不行,罵也罵不開,只有硬打了。 既然要硬打,就得有個攻城方案,怎麼打,誰來打,但李司令員卻似乎沒有這個意識,罵完就走,只說了一句話: “李如柏,今夜帶兵巡夜,不得休息! ” 作為李如松的弟弟和屬下,李如柏認為,這個命令是對自己的懲罰,也是另一次殺雞儆猴的把戲。 幾個小時之後,他將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1205' 寅時,平壤緊閉的大西門突然洞開,三千餘名日軍在夜幕的掩護下,嚮明軍大營撲去。 這是小西行長的安排,在他看來,明軍立足未穩,且人生地不熟,摸黑去劫一把,應該萬無一失。 據說小西行長平日昀喜歡讀的書,就是《三國演義》,所以對劫營這招情有獨鍾,但是很可惜,這一套有時並不管用,特別是對李如松,因為他也是此書的忠實讀者。 這三千多人還沒摸進大營,剛到門口,就被巡邏的李如柏發現了,一頓亂打,日軍丟下幾十具屍體,敗退回城。
日軍的第一次試探就此結束。
正月初七晨大霧 小西行長十分緊張,他很清楚,這種天氣有利於掩藏部隊和突襲,便嚴厲部隊加強防範,
但讓他意外的是,整整一個上午,對面的明軍卻毫無動靜。 想來想去卻全無頭緒,無奈之下,小西行長決定再玩個花招,去試探明軍的虛實。 他派出使者去見李如松,表示願意出城投降,希望明軍先後退三十里。 李如松說:好,明天就這麼辦。 但雙方心裡都清楚,這種虛情假意的把戲已經玩不了多久了,真正的好戲即將開場。 正月初七夜 不知是小西行長看《三國演義》上了癮,還是一根筋精神作怪,繼昨夜後,他再次派出
近千名日軍趁夜出城,結果又被巡夜的明軍打了個稀里嘩啦。 小西行長毫不氣餒,今天不行,明天再來,一直打到你走為止! 但他已經沒有機會了,因為就在這天夜晚,李如松召開了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軍事
會議。 會議剛開始,李如松便通報了他計劃已久的進攻時間——明日(正月初八)。 當然,為何此時宣佈作戰計劃,他也作出瞭解釋: “倭軍所派奸細如金順良等四十餘人,已於近日被全部擒獲,我軍情報,毫無外洩。 ” 大家恍然大悟。 如果過早宣佈計劃,很可能洩露,不利作戰,而明天打仗,今天才通報,除了保密外,
還有另一層意思:就算有奸細,現在去通報,也已經來不及了,而且開會的就這麼些人,如
果到時軍情被洩,要查起來,那是一查一個準。 這明擺了就是不信任大家,實在讓人有點不爽。 更不爽的還在後頭。 “明日攻城,各位務必全力進攻,如有畏縮不前者,立斬不赦! ” 末了還有一句:
“不準割取首級!違者嚴懲! ”
'1206'
雖然李如松極不好惹,但當將領們聽到這句話時,依然是一片譁然,議論紛紛。
關於這個問題,有必要專門解釋一下,在明代,戰爭之後評定軍功的標準,就是人頭,
這也容易理解,你說你殺了幾個人,那得有憑據,人頭就是憑據奇*shu網收集整理,不然你一張口,說自己殺了成百上千,上那裡去核實? 甚至明軍大規模作戰,向朝廷報戰果的時候,都是用級(首級)來計算的,而且事後兵部還要一一核實,多少人頭給多少賞。 所以在當時,人頭那是搶手貨,每次打死敵人,許多明軍都要爭搶人頭(那就是錢啊),有時候搶得厲害,衝鋒的人都沒了,大家一起搶人頭。 李如松很清楚,明天的戰鬥將十分激烈,人頭自然不會少,但攻城之時戰機轉瞬即逝,要都去搶人頭,誰去破城? 可是大家不幹了,辛辛苦苦跟你來打仗,除了精忠報國,辛勤打仗外,總還有個按勞取酬吧,不讓割人頭,取證據,怎麼報銷?我報多少你給多少? 事實證明,李司令是講道理的,幹活不給錢這種事還幹不出來,歹話講完,下面說實惠的: “明日攻城,先登城者,賞銀五千兩! ” 在聽到這句話的那一瞬間,大家的眼睛放出了金色的光芒。 五千兩白銀,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呢?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因為在明代近三百年曆史中,通貨膨脹及物價上漲是始終存在的,且變化較大,很難確定,只能估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