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頁)
啊鋇墓愀嬗秩恿撕芏嗲��峁���廢�懇幌倫喲蚩�巳笨凇!暗諞荒輳�宦嫋�5萬臺;第二年就上升到66萬臺,第三年已經到了89萬臺,到了2000年,‘LG未來窗’已經成了平面顯示器的‘代言人’。”
曾有記者問江南春:“扔那麼多錢砸廣告,沒起色,仍然砸,你是基於怎樣的判斷?”而江南春的回答是:“我當時想了兩點:第一,我認為我們(LG)在傳統產品的市場上根本沒有優勢,渠道也沒有競爭力,跟三星、飛利浦根本沒法打,就不如進入這個市場的最高階來打,樹立最高階的形象,然後帶動其他產品的銷售;第二,只要我們積極地先搶到一個平面顯示器的市場,我相信二到三年內,平面顯示器一定會取代球面顯示器。從產業趨勢上來講,這個是發展的必然,我們的戰略非常清楚。所以,你後續的產品一定要採取非常反邏輯的方法,一定不能按照正常邏輯去做,最安全的是最危險的,最獨特的方法最有效的。”
由這場戰役,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江南春的一個成功“密碼”便是他“反邏輯的戰略眼光”。這麼多年,每天晚上,江南春回到家都要看一個小時的專業圖書和雜誌。專注於一點,及時地補充“養分”,然後有分析和資料支援的“不按常理出牌”,加上拼命幹,機會和成功自然不會放過像江南春這樣的人。而永怡也在江南春“反邏輯的戰略眼光”策略下在上海廣告界聲名鵲起。
然而真正鑄就永怡成為十里洋場的上海灘IT廣告的霸主地位的卻是一次偶然的“姻緣”。 江南春有一個華東師範大學的校友,負責IDG在華東地區風險投資的業務。IDG當時是世界著名的IT出版集團,在中國投資了大量的IT媒體,想在上海設個點推廣它的業務。江南春私下裡早就認識了這個IDG的朋友,在很多場合也經常碰到,一來二去變得相當熟悉。這個朋友就建議江南春和IDG進行合作,然後一起開拓中國IT領域的廣告市場。
其實江南春也早就有了進軍新廣告市場的打算。雖然1995年永怡傳播公司的年營業額已達到500萬元左右,這在當時已經是一箇中型的廣告公司,而公司在上海也有了許多的廣告客戶,甚至包括聯想等在內的國際知名企業。但因為公司沒有太多和固定的核心大客戶和業務,沒有一個核心的產業可以依託,加之公司遭遇的股權變動,作為創始人的江南春清醒地認識到,此時的永怡,“這樣發展下去,會產生許多的問題。”
在這之前,江南春對於IT產品其實一竅不通幾年的廣告生涯,他已經習慣了做消費品的大眾廣告,而並沒有將業務劃分得如此之細。雖然,當時的江南春已經有了IT方面的各種人脈資源,比如見過楊元慶,也代理過聯想在上海的廣告,但對於諸如英特爾等IT公司究竟在想什麼、做些什麼,江南春卻一點也不瞭解,心中沒譜。不過,此時已經敏銳察覺IT業在不久的未來將成長為一個巨大的新興產業的江南春,沒有放過這樣的機緣巧合。江南春不僅精明地意識到IDG這棵“大樹”的分量,而且憑藉著詩人的敏感,江南春毫不費力地嗅出了IT廣告市場在未來的發展狀況,於是他開始調整永怡傳播的業務方向,專心去攻IT廣告市場。
。 想看書來
IT廣告的霸主:永怡笑傲“上海灘”(2)
“當時IDG傳媒集團想併購一些廣告公司,為他們的傳媒業服務。而我做的就是廣告公司,IDG傳媒集團總裁對我個人也有很好的評價。於是,在1995年底,IDG決定收購永怡。”但這樣的機遇卻因政策的限制未能成行。按照當時的政策規定,外資不允許進入中國廣告業。不過在1995年底,永怡傳播和IDG也還是透過協議進行了合作,不拿一分錢工資的江南春成了IDG上海辦事處的主任。1996年1月1日,江南春進入IDG傳媒集團,為他們籌辦上海辦事處;永怡自然地成為IDG傳媒業務最主要的廣告代理商。設想一下,IDG在中國投資了很多IT媒體,永怡傳播在上海積累了大量的IT客戶,江南春一方面在IT媒體上有話語權,另外一方面,IT客戶做廣告又要找江南春,又當“裁判”,又當“運動員”,江南春的永怡傳播想不賺錢都不行,很短的時間之內,永怡傳播就成為上海灘IT領域最大的廣告代理商。
可是,當一切好事都被江南春佔有之時,永怡距離發展的“寒冬”也就不遠了……
。 想看書來
永怡多元化戰略的殘酷幻滅(1)
歷史總是經歷著驚人的巧合,就如同廣告文藝評論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