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頁)
“是怯薛軍。”唐風糾正道。
“什麼是怯薛軍?”梁媛問。
唐風解釋道:“怯薛軍是由成吉思汗建立起來的一支強大禁衛軍,此後一直到元朝滅亡,怯薛軍一直都是宿衛蒙古大汗和元朝皇帝的禁衛軍。我感到很奇怪,這裡怎麼會有這樣一塊碑。”
“那也就是說,它是蒙古人戰鬥力最強的一支軍隊嘍?”韓江反問。
“可以這麼認為,怯薛軍是元朝的精銳。但是一般怯薛軍不會遠離蒙古大汗,出來單獨執行任務!”
“這……什麼意思?”韓江沒聽明白。
“笨笨!意思就是說蒙古大汗帶領怯薛軍曾經來過這裡,如此說來,很可能是來對付瀚海宓城党項人的!”梁媛倒是明白了唐風的意思。
“我就是這麼想的,不過具體是怎麼回事,光憑這幾個字還很難判斷。我印象中除了成吉思汗,好像沒有哪位蒙古大汗帶領怯薛軍到過這裡……”唐風疑惑地盯著面前這塊已經有些殘破的石碑。
“這碑上就這幾個字嗎?”馬卡羅夫也很好奇地問。
“我想應該還有。這塊碑應該是怯薛軍所立,多半這種碑都是記功碑,怯薛軍很可能在這裡打過一場重要的戰役,所以才立碑記功,所以也不可能就這麼幾個字……”唐風說著,轉到了怯薛軍碑的後面。當他用手拂去石碑後面薄薄的灰土後,上面出現了許多密密麻麻的小字。
唐風見到怯薛軍碑後面的文字,興奮地叫了起來:“文字在後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八思巴文!”
眾人一起跑到碑後面,果然,唐風只是輕輕地拂去碑後面的灰塵,上千個密密麻麻的八思巴文就清晰地展現在眾人面前。“我知道當初刻碑的人為什麼要把碑文刻在後面了。”唐風指著碑後面清晰的碑文說。
“因為後面背風,可以避開風沙的侵擾。雖然經歷了幾百年的風沙侵襲,碑文依然清晰可見。”梁媛馬上明白了唐風的意思。
“是的,當初刻這些碑文的工匠真是聰明之人,在這裡無法找到堅硬的岩石刻碑,又為了讓碑文清晰,流傳百世,所以他們就選擇刻在碑的後面。”唐風解釋道。
“行了,我不關注工匠,我就關心碑文寫的什麼!你倒是快點兒翻譯啊!”韓江已經急不可待地想知道碑文上的內容了。
唐風卻低頭不語,他在仔細辨認碑後面的文字。雖然有些八思巴文他並不認識,但他認出了大部分文字,連在一起,唐風大致弄清了碑文的內容。
唐風看碑時臉色一陣紅一陣白,一會兒緊閉雙唇,一會兒又半張著嘴,一會兒眉頭緊鎖像是沉思,一會兒又臉色大變像是受到了驚嚇。眾人不解,梁媛不停地催促道:“上面究竟寫的什麼啊?你倒是快說啊!”
唐風匆匆看完了整篇碑文,震驚之餘,緩緩說道:“這是一段不為人知的秘史,更是一場空前慘烈、驚心動魄的大戰。碑上的原文翻譯過來大致是這樣的……”
怯薛軍感恩記功碑
大元至元八年秋,大汗聞千戶鎮守軍被屠,大為震怒,欲御駕親征,為群臣所諫阻。翌年春,大汗又聞宓城之党項屢屢進犯四鄰州縣,謂群臣曰:“朕聞宓城之党項驍勇異常,早年敗太祖皇帝於谷中,致我祖父墜馬染病,竟至不治!此大仇未報,又聞宓城之党項屢屢犯我州縣城池,屠滅千戶鎮,殺我軍士無數,實欺朕也!我朝幅員遼闊,蘇魯錠所到之處,遠人無不賓服!惟宓城之党項,負隅頑抗,垂死掙扎。朕欲親率怯薛軍討之,諸臣勿勸,朕意已決!”三月,大汗親率怯薛軍三萬,會諸路大軍十萬親征。
四月,大軍至黑城,一敗宓城之党項。五月初,大軍進至九里堡等處,諸軍士恐懼,不敢向前,流言散佈軍中。大汗聞之震怒,督促進軍,於千戶鎮外為党項所襲。宓城之党項果驍勇異常,並善驅使隗夔等兇獸,我軍大潰,大汗險為兇獸所害,奈怯薛軍將士拼死用命,大汗使得脫。大汗驚懼竟患小疾,二十日方痊癒。
此役,失我將士數千。大汗召臣與帝師謀劃,臣曰:“宓城党項驍勇,又善驅使兇獸,不若困之。”大汗曰:“前者困宓城數十年不滅,奈何?”臣對曰:“可使重兵困之,另覓捷徑,襲之!”大汗曰:“善!”帝師曰:“臣聞軍中尚有當年隨太祖皇帝親征之老軍士,可使人問之,或有捷徑可襲宓城。如有歸附之人,更需問之,定有所獲。”大汗曰:“大善!”
大軍尊大汗旨,堅壁清野,築營壘困宓城數月,党項屢屢來犯,被我大軍一一擊退。帝師于軍中覓得老軍士數人,帝師親選精幹軍士數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