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首
帖耳。法國人的對德政策可以說是最為強硬,他們迫不急待地要從軍事佔領
中大撈油水。他們以賠償為名,佔毗鄰地利之便,動用了一切交通工具,拿
走一切可以拿的東西。更有甚者,法國人策劃著在政治上分割德國,它要求
分離萊茵蘭,魯爾地區實行國際共管,並使薩爾在經濟上與法國合併,在政
治上與法國保持特殊關係。
至於俄國人,則把德國看作是西方進攻蘇聯的橋頭堡。首先他們要保持
對所佔地區的嚴格控制。在向德國討還戰爭賠償方面,俄國人的做法與法國
人類似,他們在自己的佔領區內,從抽水馬桶到整座工廠,凡能拆卸的東西
統統都運回蘇聯。也許本來他們也希望像法國人那樣分割肢解德國,但很快
他們就發現在全德成立一個他們可以對其發揮影響力的中央政府似乎更為有
利。俄國人改變了主意,這成為後來俄國對德政策所追求的最高目標。
也許單從處理戰敗國的角度四大國各自的做法並不算是什麼,但是,德
國的地位在歐洲實在是太重要了,這樣一來,各個國家對於其它國家對德國
的處理辦法及其對德造成的影響就不能不警覺。任何國家都不能容忍他國的
做法影響到本國的在德利益。四大戰勝國為此吵吵嚷嚷,連開數次外長會議①
都不能協調分歧,反而越談越談不攏。1947 年2 月,盟國締結了對舊法西斯
軸心國義大利以及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芬蘭的和約,可對德和約
卻被無限期地撂置起來。
不久,德國人的命運就隨東西方冷戰的開始,完全改變了。
冷戰的原因錯綜複雜。許多年來國際問題專家為研究這個問題大費腦
筋。有人認為它首先起因於1945 年4 月羅斯福總統患腦溢血暴亡,副總統杜
魯門接任人主白宮。由於杜魯門在羅斯福在世時從未涉足過外交國際關係領
域,他對羅斯福在雅爾塔對蘇聯妥協的做法不甚知之,也不甚理解,上任之
後,採取了與羅斯福總統截然不同的外交路線,這樣,東西方的妥協合作也
隨之宣告結束。無論怎麼說,杜魯門上臺之後,組織起了一個班子專門研究
對蘇聯的外交政策。這個班子給他的意見是美國應該在歐洲“遏制”住蘇聯。
這時,美國駐蘇聯大使館代辦喬治·凱南給杜魯門發來一封長達8000 字的電
報,引起杜魯門高度重視。在電報中,凱南分析了蘇俄政策的特點,他警告
美國人,蘇聯有天生的不安全感,美蘇利益根本對立。蘇聯過去是遊牧民族,
處在大平原,生存有威脅,而蘇聯傳統的民族主義也是以向外擴張為表現。
從彼得大帝開始,俄國人就從來沒有放棄過對外擴張的目的。現今蘇聯人在
東歐的做法正是在繼續老沙皇未竟之業。蘇聯人的這種做法,是對美國作出
的挑釁,也是對美國利益的侵害。因此,美蘇不可能和平共處,美蘇矛盾不
可調和,美國的強大就是蘇聯的削弱。凱南還很明確地向杜魯門指出:蘇聯
對理智的邏輯無動於衷,卻對武力的邏輯十分敏感,因而美國必須擁有足夠
的武力並準備使用它,那麼不用真正動武,也可以遏制住蘇聯,迫使它退卻。
杜魯門對此很感興趣,這些後來就成了杜魯門政府對蘇聯遏制政策最基本的
① 幾次外長會議是:倫敦外長會議(1945 年9 月11 日—10 月2 日);巴黎外長會議(1946 年4 月25 日
—7 月12 日);莫斯科外長會議(1947 年3 月10 日—4 月24 日):倫矽外長會議(1947 年11 月25 日
—12 月25 日);巴黎外長會議(1949 年5 月23 日—6 月20 日)。設立“外長會議”的決定。是蘇聯、
美國、英國在波茨坦會議上作的決定。
理論根據。
東西方分道揚鑣的第一聲號角是丘吉爾吹響的。 1946 年的3 月5 日,
丘吉爾在杜魯門的陪同下,來到了美國密蘇里州富爾頓的威斯敦斯特學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