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1/4 頁)
歡迎,成員國十分熱烈地討論了在北約組織範圍內如何在非軍事領域裡進行
改革和擴大合作,以及如何在大西洋共同體內部取得更大統一等問題。一系
列有利於鞏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團結、統一和內部聯合的實際建議被提
出,西方的堅強團結與統一似乎又充滿了希望。
和平與安全的問題重新引起人們重視,但對於保障和平的方法,人們的
見解卻是各有千秋——誰都不能否認德國的分裂是歐洲緊張局勢的一面鏡
子。因此,在1956 年夏秋的緊張事件過去之後,1956 年末和1957 年春天,
要在歐洲建立一箇中立區以達到保證和平的計劃又再次冒了出來。支援這一
觀點的有美國參議員赫伯特·H·漢弗萊、威廉·F 諾蘭以及英國工黨的休·蓋
茨克爾、安奈林·比萬等人。
漢弗萊是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裁軍小組委員會主席,他在1956 年9
月15 日宣告中指出,有關重新統一德國問題十年談判毫無結果表明,現在是
考慮採取可能較快達到目的的其他方法的時候了。他提議在歐洲中間地帶建
立一個緩衝地區,必須使緩衝地區內雙方的武裝部隊保持均勢。12 月21 日,
漢弗萊在紐約海外俱樂部的一次演說中進一步闡明瞭他的這一思想。他指
出,在可能締結的歐洲安全協定中,美國部隊撤出西德和蘇聯部隊撤出東德
① 1956 年5 月4 至5 日,在巴黎舉行的北約理事會春季會議決定成立一個由三十專家組成的委員會,研究
加強北約力量及北約各國在非軍事領域內的合作。這三個專家是義大利外長蓋塔諾·馬蒂諾、挪威外長哈
爾伐德·蘭基和加拿大外長萊斯特·皮爾孫。他們被稱為”三賢人”。
必須是協議的主要內容。進入1957 年,他又多次向公眾宣傳這一觀點。
諾蘭是美國參議院共和黨領袖。1956 年12 月中旬,他在接見華盛頓外
國記者時發表了他關於在中歐地區建立中立地帶的觀點。按照他的設想,這
箇中立地帶應該包括奧地利、芬蘭、瑞典、瑞士、重新統一後的德國以及現
有的東歐衛星國,這些國家應分別退出北約和華約,它們的邊界由大國給予
保證,此外,還必須保證在這些國家中能進行普遍的自由選舉。
英國反對黨工黨領袖休·蓋茨克爾1956 年12 月19 日在英國下院中提出
的觀點是,應在東歐和中歐建立一個大型的中立區域,東西雙方都應該從這
一地區撤出武裝部隊,並應締結一項安全條約來保證這一地區的中立。蓋茨
克爾1957 年1 月和3 月分別在歐美一些著名大學的演說中重複了這一思想。
漢弗萊、諾蘭、蓋茨克爾等人的觀點異曲同工,都主張德國中文,這在
當時引起了廣泛回應。這種意見在美國政府中也大有市場,阿登納不得不對
此保持高度警惕。
進入1957 年以後,蘇伊士事件的潛在影響暴露出來。英國和法國都先後
表示要發展並擁有自己的核力量。蘇伊士危機中美國的態度顯然大大動搖了
英法對美的信任,一種希望獨立並擺脫美國的要求在英法兩國盛行起來。英
國和法國都開始把發展獨立核力量作為一件重要的政治事務。在1957 年的頭
幾個月裡,整個歐洲都為了核的問題忙碌不堪,並且政治局勢也日益複雜①,
英國和法國都不願作出承諾,一旦擁有核武器,將把它交給北約組織來統一
指揮,他們對歐洲保護神美國和在它領導下的北約的信任度已經大大降低
了。英法還說:“我們雖然信任現在的美國總統和現在的美國政府,但是三
年後將由誰當總統呢?又將是什麼樣的政府在華盛頓承擔責任呢?我們不可
能讓我們人民的幸福和痛苦,取決於大洋被岸美國已經發生的和將要發生的
事情!”
英國人膽子最大,第一個唱出不諧音,他們一直不願把自己的命運和歐
洲大陸捆得太緊,更何況歐洲防務要花錢,發展核軍備也要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