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4/4 頁)
時以硬幣付款;而在拿破崙時代,法國的地位卻改變了,它只要求外國人
以硬幣付款。但同樣顯而易見的是,皇帝由於同意購買貨物,這些購買部分
地對敵國有利,從而放鬆了大陸封鎖。
國庫與此也有關係。因為每張特許證值一千法郎;海關稅則也重新調整,
8 月1 日,公佈了特里亞農敕令,把殖民地商品的稅率提高到了驚人的程度。
美國棉花,在1804 年是每一公擔納稅一法郎,自1806 年開始,納六十法郎,
調整後要付八百法郎;靛青的關稅從十五法郎提高到九百法郎,咖啡的關稅
從一百五十法郎提高到四百法郎。一邊要向工廠主供應原料,一邊又這樣加
重他們的負擔,這顯得好象是矛盾的;但是,拿破崙不但想透過打擊進口棉
花來促進民族的紡織工業,而且他還設想英國人不得不考慮到關稅而降低他
們的價格,使得他們不能再有利可圖,而正規的進口將使得購買者不再依靠
走私商人。這是太樂觀了。英國人控制著市場,能夠堅持他們的價格,而過
高課稅也不會減少走私漏稅。因此,取締走私的措施很快地也就加強了。根
據10 月18 日頒佈的楓丹白露敕令,走私犯要判十年苦役,更不用說要打烙
印,而且要提交新的司法機關“海關法庭”審理,這些法庭是以特別法庭的
程式來行使職權的;1812 年,漢堡的法庭在十五天內就判決了一百二十七個
案件,其中有些人由於情節嚴重而被判處死刑。走私的殖民地物品予以沒收
和出賣,工業品則予以銷燬。為了清理市場和開闢財源,還要搜查不顧封鎖
而已輸入的商品。因此,特里亞農敕令便要大舉出動警察。在整個帝國,普
遍進行了搜查;因為附庸國並不那麼願意貫徹敕令,拿破崙便殺一儆百:在
10 月17 日至18 日的深夜,法蘭克福被一營兵包圍,第二天便被佔領了;二
百三十四個商人——其中包括貝特曼和羅思柴爾德——眼看著他們未能藏起
來的東西都被沒收了。來因邦聯各王侯、普魯士和瑞士都受到要被入侵的威
脅並看到他們的德意志邊境已被封鎖,於是他們才決定服從拿破崙的命令。
1810 年幾個敕令並沒有全部收到預期的效果,反而不斷地產生了嚴重的
弊病。新特許證並不比舊特許證更受到歡迎;根據蒙塔利韋的報告,皇帝到
1811 年11 月25 日共簽署了一千一百五十三張特許證,但只發出了四百九十
四張。這些特許證包括四千五百萬法郎的出口以及將近二千七百萬法郎的進
口。至於美國人,他們只領了一百張左右的“許可證”,他們運來了不到三
百萬法郎的貨物,從法國購買了三百五十萬法郎的東西。在拿破崙看來,這
個順差證明了這項新辦法是行之有效的。實際上,是否獲利還是一個問題;
考慮到法國商人的利益,官方對出口估計提高了一半,而對進口的估計減少
了四分之一;此外,英國人拒絕購買,在伊利里亞,因為要求再出口,英國
人便不肯出售食鹽,所以皇帝就不得不破例准許他們不必再出口;結果,出
口常常是虛構的,其目的無非是要給進口尋找藉口。人們設法欺騙海關,將
不值錢的商品裝上船,然後拋入海中。不管怎樣,雖然工業方面得到了一定
的改善,但這還不足以使商人消除敵意。薩瓦里為我們記下了拉菲特很嚴厲
的話;日內瓦商會透過它的秘書西斯蒙第之筆對封鎖公開進行了批評,使政
府各部門都大吃一驚。既然拿破崙不願象英國人那樣隨機應變地頒發特許證
——這是與柏林敕令和米蘭敕令不相容的——那麼他最好是一張也不發。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