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2/4 頁)
會;宗教費用向信徒攤派來維
持。另外一道有效期為十年的敕令廢除了礦工、婦女和軍人的債務,強制猶
太債權人證明他借出的錢是給足十成的,除非債務人是商人,敕令還授權法
庭可以減少或取消拖欠的利息,也可以規定延期償還,這個敕令規定不適用
于吉倫特郡,但實際上也只在阿爾薩斯和洛林得以貫徹。對猶太人課一種特
別稅,並對其典當業制定了一些規章;猶太人被禁止移人阿爾薩斯,而在其
它地方則要求移入的猶太人必須在鄉村購買一項產業。最後,1808 年7 月20
日的法令強制猶太人選擇一個姓氏。我們可以看出,拿破崙大概認為必須制
止高利貸,高利貸會激起騷亂並迫使農民外遷;但是他的措施是否有助於猶
① 塞法爾第人(Sefardi)即中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猶太人,因希伯來語稱西班牙為Sefarad 而得名,以後
用來稱他們的後裔,即使已遠離西班牙者仍用此稱。——譯者
② “阿斯肯納齊姆人”(Askenazim),中世紀指來自日耳曼的猶太人,因一個猶太先知的後裔的名字而得
名,現專指在法國東部的猶太人。——譯者
太人的同化,這一點值得懷疑,而且他任憑其自由選擇姓氏,這就推遲了這
種同化。儘管如此,他的同時代的人並不認為他的政策於猶太人不利;他這
種政策曾在歐洲轟動一時,並且同其他國家政策相比,曾使他獲得各地猶太
人團體的同情,但是也遭到他們的敵人的詛咒。
皇帝也插手到共濟會,這是在督政府時期,尤其是執政府時期就已恢復
的組織;1805 年他派約瑟夫為共濟會總會的會長,而當已於1804 年成立的
蘇格蘭典儀派完全退出之後,克勒曼和康巴塞雷斯便掌握了領導權。皇帝的
保護有助於共濟會的統一和等級制的發展,並促進了共濟會支會的增加;共
濟會總會在羅蒂埃·德·蒙塔勞的效率卓著的管理下,1804 年支配、管理著
三百個分會,1814 年發展到一千個。共濟會會員在高階文武官員中為數眾
多,而且這個團體對帝國是十分忠誠的。但是它仍然忠實於十八世紀的思想,
以致某些郡守最後認為共濟會的一些支會影響不好。在勒芒郡,卡佩爾寫道,
“總是平等,總是‘博愛’,總是哲學,總是些共和思想”。拿破崙卻從來
不曾為此而生氣。
培養青年的問題使拿破崙更為操心;儘管他願在這方面給宗教一席之
地,但是他並不打算把青年完全交給教會,因為他的目的主要是培養臣民,
而不是信徒,要培養通達時務的人材,而不是神學家。這便是過去所有開明
專制君主的意圖。這個政權的精神當然要求國家壟斷教育;但是這樣做就需
要大量金錢,所以支配著拿破崙的學校政策的是財政問題。首先,他創設了
國立中學,設定了國家獎學金,共和十一年創辦了一所軍校,共和十二年創
辦了法律學校和醫學院,為的是要補充軍官、公務員、法學家和醫務人員。
而且還要各公社市政府來負擔已批准成立的“中等學校”的費用,還要讓大
量私立學校和初級修道院的宗教教育繼續存在。然而國立中學並沒有很快開
辦,因為財力不足;在計劃開辦的四十五所中學中,到1808 年還只開設了三
十七所。這三十七所學校也沒有辦得象拿破崙所期望的那樣成功,因為他原
以為,由於學生繳納學費,這些學校是不用他花錢的。共和十一年的條例規
定學校建立軍紀,這使資產階級感到不悅;僧侶們則認為,那些學校只是褻
瀆神明的淵藪,因為教職員中有一些還俗的神甫和不加入任何教會的人;最
後,私立學校又降價收費。於是只有兩種辦法可以採取:為了節省費用而關
閉國立中學,或者取締私立學校。領導教育工作的富爾克魯瓦和哲學派可能
比較喜歡第二個辦法,而波塔利斯則以家長的自由選擇權為名和為了教會的
利益而加以反對。皇帝最終決定了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