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4/4 頁)
弟兄,
友愛當效手足情。
寬忍和睦真銘訓,
安清義氣美名存。
週三爺一句一句地念,顧全一筆一筆地寫,寫好以後,燕兒雙手拎起來晾放在一邊。
週三爺又唸了一首詩:
老弱飢寒與貧苦,
孤獨鰥寡身無主。
濟老憐貧功德重,
轉生來世必報補。
顧全寫好,燕兒又拎起來晾放在一邊。
週三爺又唸了第三首詩:
窮安清來富道情,
光棍掙錢大家用。
讓老讓小讓婦女,
光棍要名不要命。
顧全照週三爺的吩咐寫著,覺得這首詩有點兒粗俗,便說:“光棍是什麼?能不能換個別的詞?”
週三爺說:“光棍就是光棍,換什麼?什麼都不能換!”
顧全問:“那什麼叫光棍?”
週三爺說:“一塵不染謂之光,直而不曲謂之棍。光者明也,棍者直也,光棍者,即光明正直之謂也。或曰一貧如洗,只有手中之棍,故稱光棍。”
顧全聽著週三爺的話,眼睛都直了。真沒想到,一個粗俗不堪的“光棍”二字,居然讓週三爺講出了那麼多的名堂。
週三爺接著說:“天下光棍有三條:南天門娑羅樹,老壽星手中的龍頭柺杖,可算一條光棍;弼馬溫齊天大聖孫行者的金箍棍,可算第二條光棍;宋太祖趙匡胤用的盤龍棍,可算是第三條光棍……”
顧全無話可說了,週三爺講的這些他聞所未聞,讓他大長了學問。
週三爺依然正襟危坐,一本正經,像是做著一件很神聖的事情。
顧全忍不住問:“三爺,您讓我寫這些到底幹什麼呀?”
週三爺說:“大運西倉衙署的後面有一片義冢,那是我師傅的師傅當年為運丁水手買下的,到如今那裡已經荒亂不堪了。我已經八十多歲了,還想再為弟兄們辦一件好事,就是把那片義冢整理一下,再修一個庵堂。近年來運丁水手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滯留通州的船隻也越來越多。運丁水手離不開通州,連個遮風躲雨的窩兒都沒有……”
顧全說:“您要辦這事跟讓我寫這些詩有什麼關係?”
週三爺說:“我眼下手邊有幾個錢,但是要修墳建庵還不夠,還需要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