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素:晝夜的自然週期、新陳代謝和睡眠姿勢——對人類意味著睡眠的環境和睡眠位置。
由最小的生物得到的啟發
瑞士睡眠研究員艾瑞安? 託布勒一生都在研究動物有無睡眠以及如何控制睡眠。在她的許多不同尋常的發現中,有一項是關於蟑螂和金魚的睡眠。但我們怎樣知道它們是否睡眠呢?託布勒採取的方法是讓金魚和蟑螂不停地活動,以此中斷它們正常的睡眠週期——然後(當她停止干擾它們後!)她進行觀察。她發現,剝奪睡眠後,蟑螂和金魚靜止的時間比往常要長——暗示缺乏睡眠使它們的休息時間延長。託布勒的發現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睡眠研究專家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所有的動物——不只是哺乳動物——都需要睡眠。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睡眠時間
有關睡眠的問題中,人們最常問的是:“正常”睡眠時間是多少?要是這麼簡單就好了!在改善睡眠之前,我們必須搞清楚睡眠機制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則問題:所需的睡眠時間因人而異。睡眠時間部分決定於我們受撫養的方式,部分取決於我們的生理構成。不僅如此,這個不好回答的問題還忽略了另一個重要因素——我們不應簡單地問,需要多少睡眠時間,還應問什麼時間睡眠比較合適?
午睡——下午的小憩,通常是在一天中最熱的時候——在許多地中海地區和熱帶地區十分盛行。有些人會想這是一種奢侈的行為,午睡的人受益於“額外的”睡眠。事實上,人們的睡眠是平衡的。在盛行午睡的工區,人們夜裡通常比不午睡工區的人睡得晚。總的來說,午睡的人也是每天約八小時睡眠(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他們將睡眠分成時間不等的兩次(第一次,2~3小時的短暫睡眠;第二次,5~6小時的較長的睡眠)。
歷史上,北美印地安人認為“白天睡眠的人是懶漢”,不過所有的西方人的睡眠方式在實行9∶00~17∶00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