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就見到了心儀已久的中國農###動和中國工農紅軍的領袖毛澤東,彼此都很高興。
聶榮臻向毛澤東講了自己初到蘇區的感受,說,白區工作是在敵人白色恐怖下堅持鬥爭,處處顯得被動,到了蘇區,才是到了自己的天下,可以大搖大擺地走路了。
毛澤東聽了,詼諧地用手比畫說:“還是像我們這樣,拿起槍桿子建立自己的政權,幹得痛快啊!”
在中國共產黨的創業史上,記錄有3次開拓性的武裝起義——南昌起義、廣州起義、秋收起義。在這3次起義中,聶榮臻就親身經歷了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的血雨腥風。
聶榮臻,1899年12月29日出生於四川江津吳灘場,也就是現在的重慶市江津市吳灘鎮。
這是一個辭舊迎新的日子。兩天之後,人類便跨入了一個新世紀。
聶榮臻快要滿月時,讀過幾年私塾的父親翻開《隨身寶》,指著該書最後一句“百福駢臻得雙全”,對妻子說:“這是句吉利話。我們兒子是‘榮’字輩,就給他取名‘榮臻’,字‘福駢’,小名‘雙全’。”妻子點頭笑了。
五大書記不約而同請聶榮臻出任閱兵總指揮(2)
少年聶榮臻勤勉勇敢,砸神像,破“天威”,抨擊時弊。老師評論他:“資賦不凡,終非池中之物。”
隨著年齡的增長,聶榮臻果然表現出不同凡響。他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後赴法國勤工儉學,1922年成為比利時沙洛瓦勞動大學化學工程系的一名學生,1923年在比利時經趙世炎、劉伯堅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開始了一位職業革命家的生涯。
1924年9月,聶榮臻奉命赴莫斯科東方勞動大學學習,次年2月,被黨組織選進蘇聯紅軍大學中國班學習並接受軍事訓練,與左權是同窗學友。
1925年8月,聶榮臻回國後,被任命為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並擔任政治教官,負責中國共產黨在黃埔軍校中的組織領導工作。1926年3月20日,親身經歷了“中山艦事件”,之後同周恩來一起被擠出黃埔軍校,與周恩來、朱德、陳毅、張太雷、惲代英等一起踏上了獨立開展武裝鬥爭的道路。
聶榮臻來到瑞金時,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臨時政府剛剛成立,“一蘇大會”閉幕不久,被補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1932年3月就任紅1軍團政治委員,與擔任軍團長的###共同指揮這支中國工農紅軍的主力部隊。
這一年的4月,聶榮臻第一次在毛澤東的直接領導下,參與指揮了漳州戰役,殲敵數千。不久,聶榮臻又參與指揮了毛澤東親自領導的水口和樂安、宜黃戰役,均取得輝煌的勝利。
戰後,聶榮臻感慨地說,毛澤東“一系列正確的戰略、戰術和政策思想,以及他的領導才能,都給了我深刻的印象,使我由衷地欽佩。”
抗日戰爭爆發後,聶榮臻被任命為八路軍第115師副師長、政治委員,又與師長###一起指揮了“壯軍威、振民心”的平型關戰鬥。之後,第115師被“一分為二”:###率主力轉移呂梁山地區,聶榮臻帶領獨立團等約3000人留守五臺山地區。
1937年11月7日,晉察冀軍區成立,聶榮臻任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從此,聶榮臻帶領這3000人開始了建立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艱苦卓絕的鬥爭。
當時,軍區機關的同志開玩笑,要問司令部有多少人,答案是一盆菜就夠吃,一條灶就夠睡了。
聶榮臻臨危受命,對“三千子弟兵”發出動員令後,開拓性的採取了“九大措施”:一為宣傳政策,二為整編部隊,三為坐鎮阜平,四為培訓骨幹,五為機動殲敵,六為建立政權,七為制定法規,八為開闢冀中,九為進軍冀東。
“九大措施”產生了奇蹟般的效果。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在強大的敵人背後不僅站穩了腳跟,而且在強敵圍攻中不斷發展壯大。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吸引了不少國際友人,其中就有中國人民的好朋友白求恩。
1938年6月,白求恩從延安啟程前往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臨行前,毛澤東專門找白求恩談話。毛澤東說:“中國有一部很著名的古典小說,叫做《水滸傳》。《水滸傳》寫了魯智深大鬧五臺山的故事,五臺山就在晉察冀。”“五臺山,前有魯智深,今有聶榮臻,聶榮臻就是新的魯智深。”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五大書記不約而同請聶榮臻出任閱兵總指揮(3)
白求恩在晉察冀見到聶榮臻後,把毛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