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3/4 頁)
修復憲法號和事故負傷官兵捐贈的活動,短短几天內,企業捐款金額就超過了5萬美元,國民個人捐款也達到了1萬美元。
國會在例行大會上舉行默哀儀式,國防部長前往醫院探望傷員。海軍司令親自登門慰問身亡官兵家屬……諸如此類。來自後世的某些滾瓜爛熟的輿論與危機公關手段壓住了人們的猜忌,把有可能因憲法號鍋爐爆炸引發的人心惶惶扼殺在萌芽裡。
而在人們不知道的事故處理程式裡,一個由國會、科工委、國防部聯合組建的調查組正在詳細分析事故原因,以找到這場悲劇的“元兇”。
通用工業公司的廠房內。巨大的轟鳴聲中,一截船用鐵製龍骨構件正在蒸汽鍛錘機床上加工。採用分段工藝製造的鐵製龍骨,是北洋船舶公司預定的實驗性木殼鐵骨貨輪的核心驗證品。
無論是軍方還是財大氣粗的國營企業,都不願意主動為這種次採用鐵製龍骨的實驗船舶全額買單,未來只能用訂單來回報。所以幾年下來。來自國家的科研預算資金只佔該專案整體經費投入的70%,剩下的資金缺口,基本是通用工業公司和北洋船舶公司以聯合研發投入的方式在進行專案驗證推進工作。
姜兆龍從上午開始,就坐在鍛錘車間裡發呆,對即將完工的鐵製龍骨顯得心不在焉。他手裡還拿著兩副設計圖紙,第一幅是熟悉的220馬力蒸汽機的結構圖,另一幅,則是一艘海軍艦船的設計圖紙,圖紙的標題赫然寫著“憲法號”三個字。
傷痕累累的憲法號已經拖進了北洋船舶公司的船塢。受損狀態還在評估中,但僅僅以鍋爐艙幾乎全滅,以及大量內部結構被震裂或火災受損的情況來看,憲法號的修復工作至少需要四個月的時間,修復費用接近15萬美元。幾乎相當於一艘企業級風帆護衛艦的造價。
通用工業公司的蒸汽機組從第一次投入使用到現在,即便也發生過一些的小事故,但都沒有釀成如此慘痛的結局,尤其是對待海軍船用蒸汽機組的質量問題上。姜兆龍自認為是嚴格把關的。
假如最終原因會落在通用工業公司的頭上,那物資上的損失公司還賠得起。但讓姜兆龍感到憋屈的,則是海軍司令王鐵錘少將那一副痛心疾的樣子。也難怪王鐵錘會第一次在姜兆龍面前忍不住指責,畢竟27名憲法號官兵身亡和4人殘疾讓海軍損失巨大,大副安德魯上尉至今仍在和死神抗爭。
陸軍在過去幾年裡血肉橫飛都不提了,對於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傷亡的海軍來說,一次非戰鬥事件中發生如此大規模的傷亡事故,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嚥下這口氣的。
事故傷害評估報告至少還需要幾天的時間,聯合調查組的事故原因分析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但對於姜兆龍來說,就好像等待最終宣判一樣的度日如年。
和姜兆龍一樣緊張的,還有遊啟。據說國會里已經有人指責憲法號的建造充滿了各種“小白鼠”式的設計思想,不光造價昂貴,許多建造工藝基本都是邊摸索邊進行,這必然會留下設計上的隱患,尤其安全損管設計。
“老薑!結果原因出來了!”
忽然,加工車間外,遊啟捏著一張紙急匆匆地走了進來,額頭上汗水淋漓,但從表情上看,顯然極度鬱悶。
“唉……我就知道,最後要算到我頭上。”拉著遊啟走出了噪音巨大的鍛錘車間,直接來到通用工業公司的廠區綠化帶中。一邊看著手裡的結果評估報告,一邊無奈地搖著頭,“好玩了,事故原因定位在安全閥上,安全閥洩壓靈敏度不夠。倒黴催的……”
“我也覺得奇怪,最後一次全動力海試都沒啥問題,而且在入役前,機組的關鍵零部件都更換了新的!海軍的蝸牛號巡邏艦不也用得好好的嗎?”遊啟眉頭一皺,直接就反對這個結果。
“是換了新的。不過調查組認為就是這個新的安裝流程不過關。而且更換後沒有再進行除錯。”姜兆龍苦逼著臉,恨不得時光倒轉,親自去把這個事給撲滅了。
“不光是這個了,我也有份……”遊啟又從自己懷裡掏出另一份檔案。臉色同樣難看,“聯合調查組認為,憲法號的內部損管設計不合理,鍋爐艙的事故承載能力和應急處理設計不足,導致事故繼發性損傷擴大化……”
“我就知道沒那麼簡單。看看,我們兩個各打一扳子。”姜兆龍哭笑不得。
“老薑,我覺得現在最重要的,是你趕緊組織人手,把現在所有投入執行的220馬力機組都排查一下。”遊啟沮喪地坐了下來,表示自己這次認了,“最好你把最新的330馬力機組也關照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