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1/4 頁)
對於前質檢部長狄祖恭當初的警告,現如今再無人敢當耳邊風,重新勸回不受人待見的狄祖恭,並全面主持國家質檢工作的呼聲在私下出現,但這麼一個黑臉包公如今卻在百慕大雙灣市住得很是滋潤。
同時,對蒸汽輪機這種工業應用更有前途的專案研發需求也拔高了一個檔次。相對成熟的往復式蒸汽機組固然是一條可以厚積薄發的科技線,但從17世紀初就萌芽的汽輪機技術,則代表著一條可以跨越式前進的道路。先解決有無,再從技術應用積累的角度去逐漸發展,為此,國會考慮每年開撥專項資金,讓北方工業公司組建汽輪機研發專案。
最後,一份來自科工委的報告,還提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就是如今國內工業發展缺乏成體系的質量標準管控制度。一個蒸汽機鍋爐安全閥,就因為一個小小的肉眼難以分辨的加工精度,導致安裝使用過程充滿了隱患。
穿越眾裡的職業技工人才裡,只有尤仁義一人擁有5級車工和4級鉗工的資歷,其他的若干穿越眾技工人才大都在3、4級水平,甚至更低。按照他自己的說法,經過這幾年的工作磨練,自己現在勉強能評得上6級車工,5級鉗工還差了些。此外,無論是華裔還是歐裔裡的高階技工,以後世的標準來看,最高的也不過4級檔次。
單論個人能力,這些17世紀的高階工匠個頂個的都是行業好手,甚至許多方面還要強於尤仁義這個穿越者,能夠用“原始工具”就做出許多高精密物件,但他們大多是家族或個人經驗傳承,都沒有真正統一的質量標準管理理念。
在科工委成立以前,林有德倒是牽頭組織了度量標準管理規範,利用穿越時從碼頭帶來的若干卡尺和珍貴的二手精密機床。加上手藝精湛的若干17世紀華裔和歐裔老技工,複製了不少度量工具,但隨著使用磨損,精度加工的誤差也會越來越大,而這個工業精密製造瓶頸。又是影響最大最深遠的。
所以。加大對工業度量精度標準的規範管理和研發投入,加大中高階職業教育的投入,成為了這次憲法號爆炸事件延伸出的又一個核心議題。
5月29日,週五。憲法號爆炸事故身亡官兵的葬禮在新規劃的曼城市西區郊外的國家公墓舉行,海軍司令王鐵錘少將親自主持下葬儀式,一位位身亡官兵家屬都手臂佩著黑色袖套,靜靜地看著海軍士兵抬著用軍旗覆蓋的棺槨進入墓地。
相比戰亂的歐洲大陸那視士兵人命如草芥的習慣不同,如此氣氛凝重、儀式神聖的葬禮。讓傷心欲絕的陣亡官兵家屬又一個個頗感安慰。
幾排步槍舉起鳴槍,為下葬的海軍士兵送行,軍樂隊開始演奏海軍的專屬軍樂之一:《航向大海的盡頭》。被王鐵錘選中的軍樂原型就是後世的《征服天堂》,也是目前陸海軍中唯一一同時有拉丁語與華語歌詞的軍歌,或者說,它甚至完全不像是一軍歌。
“理想讓我們堅強,衝破黑暗的阻擋;理想讓我們堅強,決不放棄希望。透過硝煙能看見,閃爍的星光。穿越風和雨跟隨。生命的光芒。”
幾十名劫後餘生的憲法號官兵,在墓地前排成整齊的四排隊伍,吟唱起他們的戰歌。澎湃的樂曲與渾厚的官兵低唱聲,在公墓裡又掀起了一陣莫名的慷慨激昂。
也在這一天,百慕大雙灣市。屬於中遠國際貿易集團的船隊,從巴西累西腓港帶回了本年度的第二批明朝移民。
百慕大雙灣市的市區和港口又進行了擴建,如今大量的碼頭工人正在忙碌著,為停靠碼頭的兩艘敖廣級大型飛剪商船裝載貨物。瓜德羅普島東島的軍事進展已經進入最後的關頭。雙子港的建設也進入了最,多達千人的遷居國民正在陸續透過海路運抵雙子港。
幾十名身穿深藍色夏季警服、頭戴大蓋帽的歐裔或華裔警察排在碼頭邊。注視著一個個面容憔悴的明朝移民男女老少慢慢走下船板。
趙明川已經比出發前瘦弱了許多,但依然聚精會神地探望著這座島嶼城市的風貌,身後還緊緊綁縛著自己帶來的書本包裹,其中就包括一封劉耀禹寫給“華美嚴先生”的信。
眼前的港口城市雖然規模不大,但修造的井井有條。筆直墨黑的硬路,奇怪的石頭燈柱,漂亮的綠樹園圃,整齊一致的房屋,甚至遠方還有一些明顯高出許多的“大宅”。房屋中有隱約中土風範的,也有泰西式樣的,但更多的則是說不出的更加簡練方正的房屋。
這裡的居民華夷皆有,服飾各樣,幾乎人人都用著一口奇特的遼東方言。再看看眼前最近的“官差兵役”,那一幅幅嚴肅刻板的摸樣,又似乎和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