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2/4 頁)
,買報的報童如果想要賣得好一點,只需喊一聲:“賣報、賣報!昨日開平股價繼續下跌!”立馬就有不少人掏錢來買,彷彿這個事件已經不是純粹的經濟利益而是民族感情的問題。有時候,你也不得不欣賞中國人這種樸實的情感,非理性思考的結果可能會更有益,因為現實往往要和我們開玩笑。
在這種鼓動、慫恿的氣氛中,周羽宣佈開灤再增資100萬,同時將價格降到1元一噸,開平不敢再削價了,只好採取減產、降低工資、裁員的手段來減少損失。從管理的角度來看,這無可厚非,但由於在裡面工作的大部分都是中國人,這種把損失往他人身上轉嫁的做法只能激起更大的憤怒,往往是你想裁三分之一,結果能留下三分之一就不錯了。走的人當然不愁去處,往北走30裡,就是開灤的地盤,郭文是來者不拒,一概安置在煤礦中。到了6月,開平和開灤的產量從3:2變成了2:3,而且這個差距日益擴大,他們兩的股價倒是迅速接近,等月底紅字一片的財務報表出來後,開平股價已經落在了55元的低位了。
收購的時機已趨成熟,周羽大筆一揮,400萬迅速到位,整個股市上所有的優先股(共4萬股,享有紅利優先分配權,但沒有投票權的股票)全部蒐羅帳下,再外加32000股普通股。這個殺傷力是驚人的,一方面奉天的私銀號又倒了5家(海燕改變了操作手法,她估計到時候貨幣會貶值,捨不得將德華銀行裡的馬克兌換出來,光動用銀號裡的存款了),另一方面張嘉璈(在《奉天日報》負責外電評論,曾經在日本攻讀銀行學,懂日、英兩門外語,周羽特地要求的)代表遼陽集團進入了開平的董事會,他的第一次發言就是:“遼陽集團現在手裡有三個煤礦(開灤、阜新外加有三成多股份的開平)。依我看,是太多了,這樣吧,先倒掉一個再說,由開平來做這個犧牲比較合適!”,英國方面的董事聞言昏了過去。
七月,英國人終於頂不住了,拱手讓出了控股權,遼陽集團到此時擁有60%的普通股和全部的優先股,英國人以為這下對方該滿意了,因為自從價格戰開始以來,虧空近300萬,股價跌去了8成,張嘉璈也請示,是不是可以停手了?因為遼陽集團本年度將要承受500萬損失(包括在開灤的部分)。周羽咬咬牙,告知全部收購,獨家控股,並且同意可以採用自殺戰術。張嘉璈根本不能理解這個行為,只是受僱於人,需要聽從資本力量,向英國方面提出了以現價收購的要求。英國人試圖負隅頑抗,但等聽到張嘉璈威脅說他將以大股東的要求將煤價降低到元一噸時,高傲的不列顛人完全崩潰了,認為他如果不是瘋子也一定是個魔鬼。八月底,雙方達成了協議,遼陽公司以230萬收購剩餘的4萬股,同時承擔開灤一切債務和虧損。
9月3日,天津股市歡聲雷動,開平和開灤宣佈合併,組成新的開灤煤礦(果然如張嘉璈所說犧牲掉開平),為方便換髮新的股票,股市停牌5日。重組後的開灤煤礦共有25萬股,遼陽集團擁有其中23萬股,周學熙擁有1萬股,還有約1萬股優先股掌握在其他散戶手裡。公司董事長由沈麒昌擔任,郭文任董事長代表,周學熙任總經理,劉鴻生為副經理,張嘉璈為財務總監。為了整個收購,遼陽集團付出了近1300萬的代價,同時還要承擔500多萬的虧損,完全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的消耗戰,周羽接到報表後整個人愣在那裡。不過從9月中旬起,除現有的合同外,煤價可以上調至正常價格水平,對在價格戰中支援遼陽集團的企業,給以為期半年的10%折扣。
合併後,開灤的年產量約為260萬噸,略小於未合併前兩礦的總和(同期阜新為140萬噸),英方的中、高管理人員一律予以辭退,技術人員可以自願決定去留,人員缺口部分由阜新煤礦予以支援,原有礦工全部留用,包括已經裁退回家的,只要願意,還可以再回來上班,整個公司一掃陰霾,表現出了可喜的前景。最最重要和關鍵的是遼陽公司獲得了夢寐以求的秦皇島港口和一支總噸位為8000的運輸船隊,這是整個行動最大的理由也是最讓人欣慰之處。
在奉天,隨著趙爾巽的迴歸,六月,在德國考察多時的蔣方震也回國了,照樣擔任他的督練公所監督(現在關外新軍勢力勝過舊軍,他再也不用怕馬龍潭來找他拼命了)。七月,郭松齡從陸軍大學堂畢業,回到秦時竹的前路巡防營擔任營務參贊(類似參謀長)。八月,因為涉嫌刺殺載濤的商震也被證明是無辜的,被秦時竹從河南老家請回了奉天,不過現在他不再做教官而是準備到秦時竹的警衛營做連長。
“啟予啊,你終於回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