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果然條條都是良策。”趙爾巽大喜過望:“復生有如此識見,果然不凡,只是不知如何實現?”
“卑職以為,人心之道教育為本,常言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今科舉已廢,但教育萬萬不可等閒視之,應多辦新學,諸如工學堂、農學堂、師範學堂等,上可應朝廷‘新政’之意,下可孵育萬千人才;理財之道,朝廷亦多方下詔鼓勵商紳多辦實業、興修鐵路,開墾荒地也要抓緊,在有成效之前,切不可橫加稅賦,以免有殺雞取卵之憾;練兵之道,大人已整頓完畢,目前最重要的是製造軍械、更新裝備;治世之道,千頭萬緒,卑職認為不妨仿效袁世凱大人,先從建立警察入手,以警備綏靖地方、彈壓地面,如此,宵小必不敢恣意妄為,又無調兵壓鎮之弊端……”
“好好好,復生很多和我想到一塊去了,我日夜琢磨,無奈分身乏術,人手不足,目前只完成整頓官制這一項,任重道遠啊。”趙爾巽來到奉天也是幹了很多事的。
“大人不必過慮,倘若大人信得過,有幾條就讓卑職想辦法為大人排憂解難。”秦時竹一看機會來了,豈能放過。
“嗯,有何妙計?不妨一一道來。”
“大人,吾家先前已辦得新式產業若干,累積經驗,又有商才,倘另行擇地開礦建廠自然是輕車熟路,況且可以避免三弊端。”
“哦,有如此好事,說來聽聽。”
“昔日朝廷嚴禁士民開礦,無非是怕礦工聚嘯山林、造反謀逆,尤其洪、楊(指洪秀全、楊秀清)二逆以此起事,更讓朝廷厲行禁止商民自辦,但卑職目前掌管一路人馬,一有風吹草動必然厲行鎮壓,決計不會釀成禍根;其二,外人對我礦脈虎視眈眈,彼此爭奪不休,倘放任洋人開辦,必起糾紛且利權不免流於外人之手,與我毫無裨益;其三,往者多官商合辦,但為官者不懂經營,或奢侈浪費或橫加勒索,商民每見裹足不前,倘若改成官督商辦,官者可坐享其利,商者可妥善經營,皆大歡喜。”
“復生此言皆中我心意,果然弊端全無,只是官督商辦,不知官府能有多少收益?”趙爾巽最關心官府收入。
“倘若大人恩准,卑職所辦產業除正常納稅外,自建成之日起,每年額外繳納督辦費5000兩,五年後遞增為10000兩,只是要大人許我官府不插手日常經營。”
一聽不用費力氣就可坐享其成,趙爾巽喜上眉梢,心裡盤算,若是有十家產業,一年就是五萬兩的銀子入庫,相當豐厚了,但他沒有直接表態,只說:“我還需要再考慮一下。”
“只要大人首肯,必然暢通無阻。”
“那其餘如何著手呢?”
“卑職聽說奉天機器局有現成場地、機器、工人,倘若善加改造,購置裝置,即可用於製造軍械。”
“恩,機器局成立已有數年,目前只能鑄造銀元,我早有心加以改造,只是不得其人主持耳。”
“卑職有一好友,姓何名峰,是為良匠,可以擔此大任。”
“何峰?不曾聽得此人,是何來歷?”
“大人可知目前奉天城內腳踏車風靡一時?”
“嗯,多有耳聞,犬子亦愛不釋手,前日剛剛購買一輛。”
“早知如此,當時卑職奉送一輛就好了。”秦時竹做惋惜狀:“此車原產西洋,極其巧妙,何峰善加模仿,造得此車,卑職想其亦能勝任製造軍械。”
“倘若果是人才不妨一試。”
“葛洪義曾留學西洋,精通新學,現任兩路聯絡使一職,卑職以為其足以勝任警備籌劃使一職。”
“復生啊,你的眼光我自然不會懷疑,只是你推薦你好友充任各職,不怕他人議論?”
“大人,自古都有‘舉賢不避親’之理,我的條條策策都是為國為民,一片忠心,蒼天可鑑,不怕他人議論,而且卑職凡此各舉亦是為大人前程考慮。”秦時竹說得很誠懇。
“哦,願聞其詳。”
“地方督撫,朝廷最重者,一是直隸總督、北洋大臣袁世凱,另一是湖廣總督、南洋大臣張之洞;大人雖任職祖宗龍興之地,但聲望不及這兩位大人,何也?此二人掌管新軍和洋務各產業,袁世凱有北洋六鎮,張之洞有漢陽鐵廠。倘若大人既練得精兵,又有精幹洋務,以大人之智,到時入軍機拜相有何不可,即便不入,做個東洋大臣也是綽綽有餘,到那時,縱不為督撫之首,亦可以和此二人平起平坐。”
“此兩位大人都是朝廷股肱之臣,我不敢與之相提並論。”趙爾巽心裡得意,嘴上卻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