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可是苗八方卻不敢用他戰無不克的“藏龍刀”挑戰蔡小頭小小的一把“伶仃刀”。
除了蕭煞。
只是信陽蕭熱的“大開天”、“小闢地”刀法,才能夠剋制蔡小頭小小伶仃的刀法。
蕭煞的刀法,不僅是好,不只是可怕,更不單是厲害,而且肅殺:
他的刀一擊必殺,一擊殺不了,再擊也必殺:
蕭白的刀法剛好相反。
襄陽蕭白是蕭煞的兄長。
兩兄弟的刀法無一接近,但各自成家。蕭自的成名刀法,就叫做“七十一家親”刀法。
這名宇很溫和,溫和得有點不似刀法的命名。
可是這套刀法的可怕處,就在它的溫和。
它可以溫和地奪走了你的性命、砍下了你的首級,還可以仍讓你沒發覺是怎麼一回事。
不過,蔡小頭、苗八方、蕭煞、蕭白,全都對兩個刀法名家十分服膺。
一個自然是孟空空。
另外一個是兆蘭容。
兆蘭容是個女子。
她是當年刀王兆秋息之後自從兆秋息在峨嵋論刀,敗於大俠蕭秋水手下後,兆蘭容汝定不靠寶刀名刀好刀,而去苦創刀法。
她創的一套刀法,叫做“陣雨廿八”。
據說她創了這套刀之後,叄年來,江湖上已沒有人敢再創任何刀法。
因為已不必要。
人人都說,“女刀王”兆蘭容已把刀法推至極致,引到盡頭。
現在,苗家刀法的後裔苗八方、獨門伶仃刀的蔡小頭、刀法一剛一柔的蕭氏兄弟、習家莊碎夢刀的傳人習煉天、五虎彭門的好手彭尖,還有“刀王”之後兆蘭容、“相見寶刀”的傳人孟空空,全集中在一起,八把刀,刀刃都要取王小石的命:
王小石究竟有幾多條性命,才能抵得住這些每一把都足以名動江湖、難惹而要命的刀?
王小石也有刀。
相思的刀。
相思的刀,使出相思的刀法。
王小石學成相思刀也有一段因緣奇遇。
他的刀法當然是天衣居士教他的,但也可以說完全不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原因有兩個。
一是因為天衣居士傳授武功,不是著重在教,而是注重在導;他不是要弟子亦步亦趨,而是在啟迪啟蒙。
二是因為王小石的天資,他凡學一樣東西,皆能集中精神,專心一致,在很快的時間內紮好根基,然後即有所悟;如果不能首創一格,自具特色,他情願到此為止,把這學識轉代為他的基礎之一,又去學別的事物。
有這樣智慧的師父,還有這樣聰明的弟子,王小石的武功,自然青出於藍,這點並不出奇,因為天衣居士的武功本來就不算太過高強。
天衣居士跟諸葛先生、懶殘大師、元十叄限,木來就是“老四大名捕”,後來各有際遇,各分東西。
懶殘大師是大師兄,未出家前名為葉哀禪,後因犯重罪,度牒出家,也心如止水,看破紅塵,遁跡山林,成了一代奇僧。
天衣居士是二師兄,醫卜星相、琴棋書畫、奇門遁甲、詩詞歌賦,無不精通,他的戰陣兵法,尤在叄師弟諸葛先生之上,武功理論,連懶殘大師恐亦為之望塵莫及,可惜,天衣居士本身卻因天資有限,根基薄弱,瘦小多病,故難以在武功上有絕高的修為。
這一點,也就遠遜諸葛先生,天衣居士本性淡薄,故亦遁跡江湖,盡心盡力的把自己的幾門獨到技藝,傳於有心人。
諸葛先生則與四師弟元十叄限對立。諸葛先生輔政,跟宰相蔡京意見不合,蔡京遂起用元十叄限制之。於是二場朝廷的闋爭延展到武林中來。惟諸葛先生一向以“執兩用中”,既肅奸孽,又護賢臣,清苦鯁亮,但對新舊二黨,均不討好,蔡京在京畿道中輔郡,每郡以兩制一人知州事,屯兵各二萬人,兵權歸己,諸葛先生處處受制,他的四名入室弟子,即“四大名捕”,只能在重重危艱中圖振法紀,為振國事,局勢相當困逼,這暫且按下不表。王小石來京城之後,既未見過諸葛先生,也沒有拜會過元十叄限,這些人在他而言,都是傳說中的人物。
然而他現在也成了傳說裡的人物。
天衣居士教他“相思刀法”,他練得別出心裁,別有機趣,天衣居士會對他這樣半嘉許、半打趣的說:“我這是“小相思刀”,你這才是大相思刀。”
王小石也鬧著玩的問:“怎麼相思都有大小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