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的漲與跌,區別熊市和牛市的關鍵其實是投資者的投資心態:不妨回顧一下07年“”以前的中國股市以及“”以後滬指衝擊6000點大關時的中國股市,只要股指敢跌,就有人敢買,這就是牛市。再看看滬指6124點見頂以後的中國股市,每一波上升或反彈,就有人想賣、想解套、想割肉,這就是熊市。所有技術指標只不過是股票投資者心理狀態的集中反映罷了。
第二個層面是宏觀經濟走勢,看不見的心直接決定宏觀經濟走勢,在經濟蕭條開始後,經濟蕭條引發信心喪失,信心喪失導致投資、消費萎縮,這進一步加速經濟蕭條,這樣無限惡性迴圈下去,就是一場災難。所以調控經濟,首先要從心靈出發,把這個惡性迴圈的第一個鏈條打破,它就沒法進行下去,經濟就會止跌回升。*的信心到底為何物?我想它就是這種打破惡性迴圈鏈條的力量,一種使經濟反彈的心靈力量。在危機中,看不見的心對宏觀經濟走向的決定作用是首要的,經濟轉好,首先要有信心,有信心開足了馬力,創造一個新的復甦的起點,才會有經後的持續經濟回升,可以說,什麼時候信心恢復了,什麼時候宏觀經濟就開始從新騰飛。信心是第一位的,第二位的才是客觀的努力。
第三個層面是純粹滿足人類精神需求的經濟領域,這些領域的執行規律完全由社會心靈決定。比如明星娛樂經濟,炫耀性經濟,“意識形態經濟”(欲知其含義,請到網上搜尋本人的《憤青是個大市場》一文),品牌虛擬經濟,這些經濟的規律既要遵循傳統的市場規律,同時更要受到心靈的牽引。
基於以上幾個方面的心靈經濟,已經滲透到各個經濟領域,既細緻入微地影響每一個人的生活、呈現在各個領域的微觀經濟中,又對宏觀經濟的執行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事實上,整個現代經濟已經是一種走入人類心靈世界的經濟,這樣一種經濟時代的國富國窮的邏輯需要我們重新去把握,這種邏輯已經不同於工業化早期的國富國窮邏輯,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已經可以付之一炬。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大話金融:中國經濟是龐氏騙局嗎?(1)
本書第一部分將要涉及的內容,首先是告訴各位當代經濟的兩個本質特點:一是滿足人的精神需求,二是虛空。其次是論說在這樣的經濟中,國家富強的邏輯是什麼,採取什麼樣的戰略的國家才有可能成為當代發達國家。
而即將開始的第一章,就是講述現代精神與虛空經濟的核心部分之一:金融。我這裡不是要完整地講述金融學知識,而主要在談談金融虛空的一面(金融的“實”的一面請往後看本書的第六章第一節),各位只需從中把握三點:其一,搞懂外匯的含義;其二,知道什麼是龐氏騙局;其三,深刻理解金融的虛空。本章是從三個故事開始的,需要說明一下,外匯的故事我是真的為了談外匯本身,而後兩個故事則不是真的為了談股市和銀行,這兩個故事將為後文揭開美國經濟的真相起到啟發作用,讀到第六章就會知道,股市的故事影射的是美國經濟的龐氏騙局,銀行的故事則影射了美國這個國際“貨物銀行”。
四、中國經濟是龐氏騙局嗎?
我還需要介紹一個非常重要的詞彙給大家:龐氏騙局。相信對這個詞有所瞭解的讀者已經反應過來了,我前面提到的張三養狸貓的例子其實就是典型的龐氏騙局,至於胸無點墨的張三是天才自創還是“學習了”理論加以運用,就不得而知了。
什麼叫做龐氏騙局呢?它是指用後來的“投資者”的錢,給前面的“投資者”以回報。“龐氏騙局”源自於一個名叫查爾斯…龐齊(Charles Ponzi,1878…1949)的義大利人,他1903年移民到美國,幹過包括油漆工在內的各種工作,但他卻一心想發大財。他發現最快速賺錢的方法就是金融,1919年的某一天他忽然靈感浮現設計了一個投資計劃,來到波士頓向大眾兜售。
他宣稱,購買歐洲的某種郵政票據,再賣給美國,便可以賺錢。國家之間由於政策、匯率等等因素,很多經濟行為普通人一般確實不容易搞清楚。龐齊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虛,另一方面則設定了巨大的誘餌,他宣稱,所有的投資,在45天之內都可以獲得50%的回報。而且,他還給人們“眼見為實”的證據:最初的一批“投資者”的確在規定時間內拿到了龐齊所承諾的回報。於是,後面的“投資者”大量跟進。
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裡,差不多有4萬名波士頓市民,傻子一樣變成龐齊賺錢計劃的投資者,而且大部分是懷抱發財夢想的窮人,龐齊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