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4 頁)
數字是平均分佈,其實不然。一般來說只有2…3%的人可以拿到RMB50000以上的月薪,絕大多數的人的第一年年薪在RMB100,000到RMB150,000之間。
關於中歐的學費
大多數人對中歐望而卻步的原因之一是其高昂的學費。現在是RMB50,000,而且每年還要上漲5000到8000左右。高昂學費的原因之一我已經在前面說了,是教授太貴。不過,如果你細心的話,就會算出這些學費根本就不夠教授的工資,事實上中歐MBA部門一直都是虧損的,這個巨大的漏洞不得不靠歐盟基金和各大公司的資助。之所以中歐願意在MBA上虧損是因為校方認為,每個商學院都是靠MBA來打牌子的,即使是名牌商學院也很少有MBA部門不虧損的。所以他們願意在開始時承擔虧損以便吸引來優秀的學生。所以如果真有哪位想報名的話,倒是早些為好,因為在把學費提到15,000美金的成本價之前,中歐是不會停止提價的。除了學費以外,總的住宿和生活費用大約在RMB20000到RMB30000。不過由於中歐的學制比一般學校短,這一昂貴的費用完全可以被提早一年工作的工資所彌補。
關於中歐的知名度
很多人在EMAIL裡問,為什麼中歐在上海以外影響不大。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中歐去外地招生或做廣告必須有教委的批准。由於種種眾所周知只的和不太好說的原因,中歐很難得到批准。不過對於經常閱讀國外出版物和收看國外電視的朋友都可以很容易在BUSINESSWEEK,ECONOMIST,BUSINESSCHINA,ASIAWEEK,EIU,FORTUNE,ASIAWALLSTREETJOURNAL,IBS,STARTV和CNN上找到有關中歐的報道,廣告和推薦。而象EIU和AISAWEEK以及其他的一些專業雜誌更將中歐列為中國最好的商學院。這也是為什麼LBS,UCLA,DARDON,IESE這些知名BUSINESSSCHOOL願意與中歐交換留學生的原因之一。這種交換留學生和一般意義上的交換學者不一樣,它是表明承認中歐課程的質量與他們的相當,其學分也同時被所有學校承認。對於一個商學院重要的在於被這個圈子裡的人承認,而不是行政部門的證書。這也是為什麼道人說中歐學生並不很在乎學歷的原因之一。事實上中歐EMBA中有一半以上都來自國企,而這個EMBA的證書,不用問,也是不被承認的。
關於工作
中歐的畢業生找工作既容易也不容易,說容易是有很多企業都願意招中歐的學生,因為中歐在上海的影響確實非常大。說不容易是因為中歐學生的目標太高,一定要去歐美企業,而且最好是幸福500家。所以在無形中增大了找工作的難度。事實上,如果你來到中歐就會發現,當你身邊的大多數都是要在所謂的HIGH…PROFILEPANY工作時,你真的很難接受一個不知名公司的OFFER,即使薪水更高。
另外一個難題就是那些從外地來又想回原籍去的同學,由於前面已提到的原因,中歐在外地的影響遠不及在上海,所以你很難說服別人給你這樣的工資,而且由於課程安排太緊,去外地面試很困難。並不是所有公司都樂意提供機票和住宿。也有很多人關心中歐怎麼和國外商學院競爭。中歐當然沒法和USTOP10比,但是如果你真的想去國外二流商學院,我倒認為還不如來中歐。(因為據新民晚報的訊息,有從國外不知名學院回來的MBA,月工資還不到7000RMB。有一位花了40萬RMB在一家亞洲頗為有名的商學院拿了MBA的中國學生回來,工作兩年以後才掙到每月RMB20000。)但是也不要對中歐有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象中國所有的中外合資企業一樣,中歐在不少方面也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而且畢竟是才開辦三年,影響還是無法與US以及EUROPETOP10比。所以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找到很滿意的工作。當然,如果你不是很在乎工作地點,國企或私企,那又另當別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