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3)、言傳身教
我和南南爸爸都喜歡讀書。平常在家忙完了家務事,總愛各人拿本書看。此外,生活中許多事情都是照著書本學來的。
我們倆人大學畢業從外地來到北京,沒有家人可以依靠。過去在家很少做家務,現在成了家,有了孩子,許多事情真不知如何下手。但生活還得過下去,該做的事還得自己做。怎麼做?書生嘛,只有照著書上來。特別是南南爸爸,不管做什麼,都從書上學。做飯炒菜,以前從未學過,買本菜譜,想吃什麼,照著做。書就放在旁邊,一邊做一邊對照書本,一步一步照著來。慢慢地,南南爸爸會做許多種菜了,而且還有了自己的創造,做出的菜味道還真不錯;南南出生前,爸爸給她縫小棉襖、棉褲什麼的,也是買本裁剪書來照著裁剪;我織毛衣,也拿本毛衣編織的書,一針一針地照著織;冬天儲存蘋果、大白菜,做朝鮮辣白菜什麼的,都是以書為證……
做什麼事都照著書上來。這樣,潛移默化,使南南幼小的心靈受到影響,覺得書是個萬能的東西,是生活的需要,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的難題它都能解決。
此後,南南一回家,就是拿著一本書來看,剛開始時是纏著我們講,後來會認字了,就抱著書自己看。言傳身教,在許多情況下勝過無數的語言。
我們家別的東西不多,就是書多,當時家裡住房小,沒有專門的書櫃,書擺得到處都是。茶几上、窗臺上都壘上了厚厚一摞書。書似乎成為我們家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後來有了較寬敞的住房,我們家幾乎每個房間都有一個不小的書櫃。南南的小房間也被書佔據了1/3的空間,床頭、床腳下都是書櫃。隨著書籍一天天增多,後來,床下也堆滿了。但她很願意,因為一回到家裡就可抱著書看。
抓住時機教孩子認字(1)
當孩子有了聽故事、看畫書的興趣後,就要不失時機地教他認字,不要認為孩子小接受不了
南南2—3歲開始學認字,4—5歲便可自己閱讀
◎識字啟蒙有理論依據
最近我們讀到一本書,是英國學者喬治·漢弗萊寫的《人類心靈的故事》,我們覺得裡面講的原理很符合我們女兒識字啟蒙成長的過程。也許,這正是我們女兒啟蒙教育的理論依據。只不過我們是自己摸索出來的,只有實踐,沒有理論,而學者則上升到理論的高度。我們覺得,這種理論的總結有它的作用。它正巧可以把我們教育孩子的實踐在理論上作個歸納,從人類心靈、生理等方面作個探討,也使讀者今後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能夠更加心中有數。
這裡將與此有關的描述整理如下:
喬治·漢弗萊說,在生活中,每一個瞬間,都有無數來自外界的刺激作用於我們每個人,其中,絕大多數的刺激都被忽略掉了,只有一小部分被我們選擇並加以注意。我們的感受器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哪一種刺激物會被選中。
漢弗萊舉了個例子:不同視角下的同一條街道。一位醫生、一位房地產商和一位藝術家一同沿著同一條街道去同一個地方,結果看到的東西大不相同:藝術家看到了落日的餘暉,想作畫;房地產商注意到兩個孩子的交談,發現其中一個長大後會成為一個非常成功的商人;醫生注意到商店的櫥窗內擺滿了某種專賣藥品的瓶子,還有在這些藥瓶前議論紛紛的男男女女。
這個例子說明,人們更容易注意到那些與自己生活和工作相關的事情。
那麼,是什麼決定了哪些刺激物會對人腦發生作用呢?
漢弗萊還告訴我們,主要有兩個因素:刺激物的運動和刺激物的強度或大小。刺激的強度如聲音、特別大的物體通常會引人注意。
課堂中獲得的經驗(從書本上學得的知識),最終可以化為作用於眼睛和耳朵的某種刺激。教育的結果首先是使人們選擇不同的刺激,即注意不同的事物,教育既改變了一個人所感興趣的情境,也改變了他對情境的反應。
書中關於“我們如何記憶”一節是這麼解釋的:……我們可以認為記憶就是智力活動,是依靠過去的經驗而進行的活動……與適宜的刺激相聯絡。興趣促進記憶,增加興趣有助於增進記憶。人們通常認為孩子比他們的父母記憶力好,原因之一就在於孩子比他們的長輩更富有興趣感,較少地被生活磨去興趣。趣事的所有細節都能被回憶,不管這興趣是由於感動、快樂、新奇還是別的原因。競爭也能引發興趣。
興趣是可以培養的。以前獲得的個體經驗也可能形成注意定勢,每一種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