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
國內之會黨常有與官吏衝突,故猶不忘其與清政府居於反對之地位,而反清復明之口頭語尚多瞭解其義者;而海外之會黨多處於他國自由政府之下,其結會之需要,不過為手足患難之聯絡而已,政治之意味殆全失矣,故反清復明之口語亦多有不知其義者。當予之在美洲鼓吹革命也,洪門之人初亦不明吾旨,予乃反而叩之反清復明何為者,彼眾多不能答也。後由在美之革命同志鼓吹數年,而洪門之眾乃始知彼等原為民族老革命黨也。
第4節。
在歐洲和日本的革命活動;
在中國與革命者建立廣泛的聯絡:1896—1900
然當時予之遊美洲也,不過為初期之播種,實無大影響於革命前途也,然已大觸清廷之忌矣。故於甫抵倫敦之時,即遭使館之陷,幾致不測。幸得吾師康德黎竭力營救,始能脫險。此則檀島之邂逅,真有天幸存焉。否則吾尚無由知彼之歸國,彼亦無由知吾之來倫敦也。
倫敦脫險後,則暫留歐洲,以實行考察其政治風俗,並結交其朝野賢豪。兩年之中,所見所聞,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國家富強、民權發達如歐洲列強者,猶未能登斯民於極樂之鄉也;是以歐洲志士,猶有社會革命之運動也。予欲為一勞永逸之計,乃採取民生主義,以與民族、民權問題同時解決。此三民主義之主張所由完成也。時歐洲尚無留學生,又鮮華僑,雖欲為革命之鼓吹,其道無由。然吾生平所志,以革命為唯一之天職,故不欲久處歐洲,曠廢革命之時日,遂往日本,以其地與中國相近,訊息易通,便於籌劃也。♂米♂花♂書♂庫♂ ;www。7mihua。com
抵日本後,其民黨領袖犬養毅①遣宮崎寅藏、平山週二人來橫濱歡迎,乃引至東京相會。一見如舊識,抵掌談天下事,甚痛快也。時日本民黨初握政權,大隈①為外相,犬養為之運籌,能左右之。後由犬養介紹,曾一見大隈、大石②、尾崎③等。此為予與日本政界人物交際之始也。隨而識副島種臣④及其在野之志士如頭山⑤、平岡⑥、秋山⑦、中野、鈴木⑧等,後又識安川、犬塚、久原⑨等。各志士之對於中國革命事業,先後多有資助,尤以久原、犬塚為最。其為革命奔走始終不懈者,則有山田兄弟、宮崎兄弟、菊池、萱野⑩等,其為革命盡力者,則有副島、寺尾兩博士。此就其直接於予者而略記之,以志不忘耳。其他間接為中國革命黨奔走盡力者尚多,不能於此一一悉記,當俟之革命黨史也。
日本有華僑萬餘人,然其風氣之錮塞、聞革命而生畏者,則與他處華僑無異也。吾黨同人有往返於橫濱、神戶之間鼓吹革命主義者,數年之中而慕義來歸者,不過一百數十人而已。以日本華僑之數較之,不及百分之一也。向海外華僑之傳播革命主義也,其難固已如此,而欲向內地以傳佈,其難更可知矣。內地之人,其聞革命排滿之言而不以為怪者,只有會黨中人耳。然彼眾皆知識薄弱,團體散漫,憑藉全無,只能望之為響應,而不能用為原動力也。由乙未初敗以至於庚子①,此五年之間,實為革命進行最艱難困苦之時代也。蓋予既遭失敗,則國內之根據、個人之事業、活動之地位與夫十餘年來所建立之革命基礎,皆全完消滅。而海外之鼓吹,又毫無效果。適於其時有保皇黨發生,為虎作倀,其反對革命、反對共和比之清廷為尤甚。當此之時,革命前途,黑暗無似,希望幾絕,而同志尚不盡灰心者,蓋正朝氣初發時代也。
時予乃命陳少白回香港,創辦《中國日報》以鼓吹革命;命史堅如②入長江,以聯絡會黨;命鄭士良在香港設立機關,招待會黨。於是乃有長江會黨及兩廣、福建會黨併合於興中會之事也。旋遇清廷有排外之舉,假拳黨以自衛,有殺洋人、圍使館之事發生,因而八國聯軍之禍起矣。予以為時機不可失,乃命鄭士良入惠州,招集同志以謀發動;而命史堅如入羊城,招集同志以謀響應。籌備將竣,予乃與外國軍官數人繞道至香港,希圖從此潛入內地,親率健兒,組織一有秩序之革命軍以救危亡也。不期中途為奸人告密,船一抵港即被香港政府監視,不得登岸,遂致原定計劃不得施行。乃將惠州發動之責委之鄭士良,而命楊衢雲、李紀堂、陳少白等在香港為之接濟。予則折回日本,轉渡臺灣,擬由臺灣設法潛渡內地。時臺灣總督兒玉③頗贊中國之革命,以北方已陷於無政府之狀態也,乃飭民政長官後藤④與予接洽,許以起事之後,可以相助。予於是一面擴充原有計劃,就地加聘軍官,蓋當時民黨尚無新知識之軍人也。而一面令士良即日發動,並改原定計劃,不直逼省城,而先佔領沿海一帶地點,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