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 頁)
型人格具有遺傳性,在人的一生中並不會因生活事件而改變。但是,他也提出:極端敏感的害羞者是天生的自我治癒專家。然而,人格特質理論並沒有告訴我們為何害羞以及如何治癒害羞,即使說教也不能直接解決害羞問題。根據悲觀的人格特質理論,不要嘗試去治療害羞,因為它是無法治癒的。 。 想看書來
第3章 為什麼人們會害羞(2)
新生兒在心理和行為方面有著顯著差異。他們對於噪音、光亮、疼痛、溫度有不同的敏感度;有些很愛哭,而另一些卻能安靜地睡覺。但是包括卡特爾在內,沒有一個人敢預言:這些不同會預示著哪個嬰兒以後會害羞,而哪個不會。
人格理論家假設新生兒的害羞可以測驗,H+和H…型別的心理差異將會非常顯著。根據這個假設,他們認為:個體的敏感、焦慮、害羞特質是可遺傳的,不僅如此,因為天生害羞,很多害羞者無法採用系統脫離敏感的方法治癒自己的害羞。那些高度敏感、天生害羞的人終其一生來等待害羞的自愈,而事實上幾乎沒有這個可能,正如戈多或長島的列車不可能按時到達一樣。
習得害羞
人格特質研究者的理論認為害羞來自於遺傳,是一種不可變的人格特質。行為主義者的觀點正好與之相反。行為主義者認為:我們表現出來的所有行為都是後天習得的。我們會因為受到獎賞而強化了那些積極的行為,為避免懲罰而壓抑或消除那些產生消極後果的行為。行為學家認為:如果行為可以得到足夠的強化,我們可以讓貧民窟的女子變成窈窕淑女,或者讓害羞的H…型變成勇敢的H+型。
約翰·華生(John Watson),這位美國最著名的行為主義者,斷然宣稱:積極強化的力量對塑造和改變人格特質與氣質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他曾公然聲稱:如果給我一些健康的嬰兒,在我自己設定好的世界裡把他們撫養成人,不管他們的天賦、愛好、傾向、適應性、種族和家庭背景如何,我保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