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4/4 頁)
的殘羹冷飯差不多,收穫有限。
若想從小做大,最低限度應持改進的態度,不能老跟風,若有機會,也不妨創創新,來一個‘一招鮮,吃遍天’。”
“一招鮮,吃遍天”與我們所說的“創意勝過效益”、“在創意麵前,生意是不平等的”這兩句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做企業中應當遵循的原則,也符合了世界一流企業的商道,更印證了奧康的發展軌跡。
任何一個卓越的企業家,無不將重視創新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華人首富李嘉誠就是典型代表。
1950年夏天,拿著東拼西湊過來的5萬港元,李嘉誠在筲箕灣創立了長江塑膠廠。
有誰敢相信,這位默默無聞的年輕人,日後會成為香港塑膠業的泰斗?正如僅僅看到長江源頭的人,無法想象長江的萬里奔騰之勢。李嘉誠為他的塑膠廠取“長江”之名,已經顯示出萬里長江的遠大抱負。
李嘉誠是個實幹家,他從來都是把事情落實在行動上,而不是掛在嘴上。
終於,經歷過諸多的磨難後,長江實業終於成為了世界最大的塑膠花生產廠家,李嘉誠也獲得了“塑膠花大王”的美名。
可是,就在李嘉誠最輝煌的時候,他想到了父親曾經講過的一句話:
“盛極必衰,月盈必虧。”
正處於興盛時期的李嘉誠,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塑膠花的大好年景還會持續多久?
當時一個顯而易見的現象是:塑膠廠遍地開花,塑膠花氾濫成災。
長江雖然擁有穩固的大客戶,銷路不成問題,可有不少塑膠花廠家銷路不暢。競爭變得日益殘酷,終將對長江產生不利影響。
而且塑膠花終歸只是塑膠花,不可能完全替代有生命的植物花。香港已出現過幾次塑膠花積壓,原因一是生產過濫;二是歐美市場萎縮。
李嘉誠決定未雨綢繆。他的未雨綢繆,不是不斷投資,強化塑膠業的競爭能力,而是涉足地產,逐漸轉移經營方向。
在創意麵前,生意是不平等的(3)
1967年香港發生暴亂,人心浮動,地產市場一落千丈。李嘉誠正是在地產低潮中,大量購入廉價地盤物業,顯示出超人的遠見。
此後,李嘉誠成立了長江地產有限公司,第二年更名為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併成功上市,成為“華資地產五虎將”之一。從此,李嘉誠在香港地產股市大展拳腳,併成為了華人首富。
在創意麵前,生意是不平等的,越有創意,就越能獲得機會,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