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那麼,怎樣才能做出超凡的策劃呢?
我們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借鑑:
(一),借用歷史背景。
奧康的第二把火,就是充分利用了大家熟悉的第一把火和溫州鞋的歷史背景,使活動的意義上升到了很高的高度,從而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
(二),製造懸念,利用概念炒作。
奧康在溫州的第一家專賣店開業前,曾在當地的媒體上打出了大篇幅的廣告:
“中國的猶太人有一個跨世紀的行動。”
很多人都被這句話吸引住了,紛紛猜想:會是什麼行動呢?
幾天後,謎底揭曉了,原來是奧康開了一家專賣店。
原以為是什麼驚天動地的行動,結果卻只是一家專賣店開業而已。
儘管大家都覺得有些“失望”,但奧康這一策劃的目的卻達到了。誰都知道“中國的猶太人”,在溫州開了一家奧康專賣店。
專賣店開業後,生意非常火爆,每天都門庭若市。
(三),緊扣社會熱點。
社會最關注的事情正是策劃的最好時機。
我們後面將要談到的“奧康皮鞋冒著炮火挺進中東”,就是扣緊了社會熱點做文章。
(四),要學會借勢。
當別人做得比自己好時,要學會“蹭飯”,利用別人的優勢來炒作自己。
6年前,當蒙牛在一片荒地上埋下一塊奠基石,一張白紙上畫下一幅行軍圖,一杯牛奶前許下一個百年願時,還沒人知道蒙牛是誰。
6年後的今天,從零開始的蒙牛已經成為了銷售200億,投資收益率大於5000%的集團公司。
如此超凡的發展固然與經營有關,但也與策劃密不可分。
1999年的蒙牛,錢少,名小,勢薄。更為殘酷的是,還與著名的伊利同城而居。勢單力薄的蒙牛一直在想,怎麼樣才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呢?
於是蒙牛想到了策劃。但想不花大錢搞大策劃,卻很有難度,如果再想一夜成名的話,就更是難上加難了。更何況,前面還有伊利這棵大樹擋著。
這難上加難的策劃該怎麼做?
但事物總有兩面性,伊利既是強大的競爭對手,同時也是蒙牛學習的榜樣。於是,“創內蒙古乳業第二品牌”的創意誕生了。
大家都知道內蒙古乳業的第一品牌是伊利,可是內蒙古乳業的第二品牌是誰?沒人知道。蒙牛一出世就提出創“第二品牌”,這等於把所有其他競爭對手都甩到了腦後。
於是,大家一覺醒來,發現滿大街都是蒙牛的廣告。一下子,蒙牛就開啟了市場,經銷商蜂擁而至,當年蒙牛牛奶和冰淇淋營業額就做到了3700萬元。
此後,蒙牛又推出了一系列策劃,如“神州五號”順利返回,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取得圓滿成功,蒙牛也成為了“航天員專用牛奶”。這一年,蒙牛銷售額達到40多億元人民幣!
無論是從奧康還是蒙牛身上,我們都能感受到超凡策劃為企業帶來的超凡發展。
因此,要想成為一流的企業家,打造一流的企業,就必須懂得在關鍵時刻,用大手筆,出大策劃,幫助企業用最小的投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快的發展。
有系統思維,才有完美策劃(1)
一說起策劃,很多人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點子。
自從多年前媒體炒作出“點子大王”何洋一個點子賣到40萬的報道後,很多人便開始晝夜不眠地苦思冥想一招制勝、一夜暴富的金點子!
但策劃絕不是點子。
現如今,那些點子公司紛紛破產,曾經名噪一時的點子大王何洋也被關進了監獄。
一個完美策劃的出臺,絕不是靈光一現,而必須是系統思維下的產物。
因此我們認為:
有系統思維,才有完美策劃。
在奧康的發展過程中,有過很多次完美策劃。其中最經典的一次,就是選擇在“”的時候,高舉“溫州製造”的大旗,在萬眾矚目中進軍上海灘。
溫州鞋業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奮鬥,形成了產業配套、專業協作的良好局面,而且品牌群體高度聚集。但由於受“假冒偽劣”的影響,全國仍然有不少消費者談“溫”色變,始終信不過溫州鞋。
為了吸引顧客購買,許多溫州鞋都將產地改為了“廣州”或是“上海”,不敢說自己姓“溫”。
很長一段時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