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4/4 頁)
劉少奇、鄧小平等“從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領導同志”的措辭則是極其嚴厲的,已經完全把他們推到無產階級的對立面去了。
二十三、工作組引發的爭論(2)
這張大字報說:全國第一張馬列主義的大字報和人民日報評論員的評論寫得何等好呵!請同志們重讀一遍這張大字報和這個評論。
可是在五十多天裡,從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領導同志,卻反其道而行之,站在反動的資產階級立場上,實行資產階級專政,將無產階級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運動打下去,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圍剿革命派,壓制不同意見,實行白色恐怖,自以為得意,長資產階級的威風,滅無產階級的志氣,又何其毒也!聯絡到1962年的右傾和1964年形“左”而實右的錯誤傾向,豈不是可以發人深省的嗎?陳毅對黨內這種不正常現象,感到吃驚、不解,預感到劉少奇、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將面臨更加困難的處境。
更使他吃驚的是,政治局改選時把黨內一向德高望重、長期擔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劉少奇晾在一邊。
因全會沒有選舉中央副主席這個專案,實際無形中撤銷了劉少奇黨中央副主席的職務。
但會後不久,林彪被宣佈為中央副主席,而且有了一個毛澤東“最親密戰友”的特殊稱謂,使他成了名列第二位的人物,成為毛澤東的接班人。
陳伯達、康生等在這次政治局改選中,都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在黨內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陳毅感到中國革命的航船已經偏離正確航道,前頭密佈急流險灘,而個人的力量實在渺小,難以糾正航向的偏差。
但是,作為一個早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共產黨員,他要堅守自己的領導崗位,要盡最大努力保持外事口的穩定。
在一次外交部全體工作人員出席的大會上,他不怕壓,不信邪,旗幟鮮明地表明瞭自己的政治態度:“只要中央一天不撤我的外交部長的職務,我就要頑強地表現自己,並企圖影響這個運動!”
陳毅果然說到做到,不管多大的壓力他都不改初衷。
外事口許多單位批鬥工作組,陳毅總是挺身而出,主動為工作組承擔責任,好讓他們下臺。
對外文委的造反派要批判他們那裡的工作組,陳毅聞訊後趕緊前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