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狀,籌辦了“宋慶齡生平展”。1982年5月29日開始對公眾開放。1992年被命名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這裡不僅是一處風景名勝,更是一個學習宋慶齡、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的好地方。宋慶齡故居佔地兩萬多平方米,也是名人故居中佔地面積最大的。
第一展廳原是宋慶齡的大客廳,題額為“濠梁樂趣”。第五展廳原是大餐廳,題額為“暢襟齋”,闢為生平事蹟展覽館。展出宋慶齡一生的歷史照片近四百張,文物資料三百多件。中院主樓內所展出的陳設,一如宋慶齡生前起居原狀。一樓,有小客廳,東牆正中懸掛著孫中山先生遺像,像前放著鮮花。二樓是宋慶齡的臥室兼起居室和書房。臥室辦公桌上放著她日用的書籍、檔案、鋼筆和老花鏡。西邊牆上掛著一幅她與工作人員合繡的象徵吉祥幸福的“安多利恆”花刺繡,兩邊櫃上,一邊嵌著孫中山手書“共進大同”墨寶,一邊擺著她1927年訪蘇時與加里寧夫人的合影。臥室東面為宋慶齡書房。南湖後湖畔有鴿子房。隔著南湖,有原醇親王府花園的南樓以及西邊假山上的聽雨屋、東邊假山上的箑亭。宋慶齡(1893…1981年),原籍廣東文昌,生於上海。1915年與孫中山結婚,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
宋慶齡故居
醇親王府花園(宋慶齡故居)的迴廊
箑亭
這個園裡的水都是活水,與北海、後海、故宮的水相通
1981年10月,國家命名這裡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同志故居”,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園中主樓為二層中西式小樓,1962年新建
鳳凰國槐。這株國槐為原王府花園的古樹。宋慶齡常常在樓上欣賞它猶如回首飛鳳的姿容,稱之為“鳳凰國槐”
宋慶齡與孫中山結婚時使用過的餐具、宋慶齡讀過的書籍、孫中山送給宋慶齡的手槍
宋慶齡和平鴿舍。2001年10月,穩拿國際信鴿事業(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雲達先生(臺灣苗栗人)和總經理傅柏松先生,參觀了宋慶齡的住所和她的生平事蹟展覽,對宋慶齡偉大光榮的一生衷心景仰。得知宋慶齡生前特別喜愛和平鴿,他們非常興奮,當即決定向故居捐贈12對世界名系種鴿,並分別賦予和平、友誼、發展、海峽、迴歸、統一、中國、富強、繁榮、世界、康樂、大同的命名,以表達嚮往祖國統一的心願
第九章醇親王府(3)
龍眼葡萄。這架龍眼葡萄最早種植於建國初期宋慶齡在北京的第一處住所——方巾巷,1960年曾隨宋慶齡遷到前海西沿住所,1963年移植於此。這架葡萄一直跟著宋慶齡,兩次移栽,年年果實累累
老石榴樁景。這株栽培在明代紫砂盆裡的老石榴,原為皇家之物,據傳為清代乾隆年間所植。宋慶齡對它十分喜愛,外賓來訪,常在此樁景前留影。1988年被譽為“國寶盆景”
旗杆。主樓前草坪上的旗杆高16米,升掛二號國旗,這在住宅中是獨一無二的(一號國旗只在天安門前升掛)
宋慶齡去世後,主樓前的旗杆降半旗
府內建築復建一新
5。醇親王府現狀
這是座伴隨著清王朝始終,亦榮亦辱,亦興亦衰的府邸。作為北京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等級最高的清代王府建築,2003年12月8日,醇親王府維修工程全部完工。王府經過大修後更為華麗壯觀。暖衛工程更換給排水系統、採暖系統、排雨水系統,新增中央空調及消防系統,電氣工程全面改換配電系統、電話系統,新增計算機區域網、衛星接收及有線電視系統。該維修專案曾獲得2003年度“全國建築工程裝飾獎”。該院修繕後,室內裝修全部現代化。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十章雍親王府(1)
雍親王府小檔案
出生時間:康熙年間
出生地點:明代太保街,今北二環雍和宮橋南側
始王:胤禛(即雍正)
末王:胤禛(即雍正)
著名人物:雍正、乾隆
今日作用:雍和宮
乾隆皇帝把父親雍正皇帝的行宮改建成了喇嘛廟,由此,雍和宮成為北京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享譽世界。這裡每天香火極盛,倘若傍晚時分驅車從雍和宮立交橋上駛過,雍和宮裡濃重的香火味會順著微風飄進車窗,古樸的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