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諶�緯宄黿淌沂保�丫�1共豢啊�
最後,周汝蘭雙腳發軟地站在操場清理人數。“52人?不是54個人嗎?”周汝蘭第四次衝進教室。此時教室裡能見度相當低,周汝蘭只得在教室大喊:“還有人嗎?”“周老師快出來,今天有兩個學生請假了!”直到該班班主任楊老師趕來,周汝蘭才從教室裡跑了出來。地震過去了,看著整整齊齊蹲在地上的孩子們,周汝蘭的淚水不禁湧了出來。
周汝蘭是小學4年級2班的班主任,當時是臨時抽調到幼兒園上課,地震時,她沒呆在自己班上孩子們的身邊,心裡很愧疚,幸好大家都平安無事。周汝蘭告訴記者,在搶救幼兒園的小朋友時,她連女兒也顧不上多想。當晚7時多,周汝蘭才見到女兒何玲宇。“媽媽回家張口就問學校有沒有學生出事,後來才問我的安全。”何玲宇略顯委屈,卻懂事地表示,“但我不怨媽媽,我支援媽媽搶救弟弟妹妹們!”
“災難發生後,周汝蘭老師一直在學校堅守崗位。我們學校接收了300多名災民在學校操場搭建帳篷臨時居住,周老師每天都到現場幫忙。”學校校長陳顯斌介紹說。記者想讓周汝蘭老師談談她當時的感受。“沒什麼,比起抗災一線的同志們,我差遠了!我還要去看看另外幾個孩子。”周汝蘭微笑著離開了。
一位作家在評論中這樣寫道:“我總在想,如果地震早來一點點,那些已在教室裡上課的學生就本該走在來學校的路上,那該多好;那些已在教室裡上課的老師,他們也同樣走在路上,那該多好。可是,當災難不可避免地發生時,人民教師,只能義無反顧地保護學生,甚至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於是,我們記下這些教師的名字:譚千秋、嚴蓉、張米亞、吳忠紅、湯宏、苟曉超、向倩、瞿萬容、杜正香,他們用生命詮釋了什麼叫做責任,什麼叫做人民教師!還有許多許多教師,當面臨生死抉擇時,他們也會如上面的教師一樣,永遠把生還的機會留給學生,把死亡留給自己。
“······我已經不忍再回顧他們的壯舉,因為回顧意味著重溫傷痛,可是,我們又必須回顧,在這場生與死的浩劫中,我們有著不能忘卻的記憶,傷痛讓我們記住這些教師的名字,記下這在2008年5月12日這一天,他們為了學生的生,自己選擇了死!
是他們,用生命詮釋大愛是什麼!
是他們,用生命詮釋師魂是什麼!
是他們,用生命詮釋教育是什麼?
共和國,請為在‘’大地震中那些逝去的教師立碑吧!”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你們倖存活下來,就好好活下去
5月13日下午4點,地震已經過去25個多小時。在離開了東方汽輪機廠後,###總理又到了綿陽九洲體育館,這是他這一天中察看的第四個地點了。
綿陽,四川的第二大城市。這裡的人們自豪地叫這個城市為“智慧之城”。在他們口中,這片土地上曾有過太多中華文明的豐碑,遠至螺祖、大禹,近至李白,都可能在這裡出生。但地震過後,這裡只有滿目瘡痍。
九洲體育館裡安置了一萬多名來自附近北川縣的災民,很多是孩子。13日上午11時左右,已經有1000多名武警官兵走過滿是碎石、裂縫的破敗不堪的山路,強行軍進入北川縣城,用背扛的方式轉移出了部分災民。體育館內被無數藍色綠色的睡袋鋪滿,這個地方正承擔著有史以來最特殊的一個任務,這是一場比賽,是人與自然戰鬥的比賽,賽場很大,九洲體育館變成了一個小小的角落。
“你們受苦了。”###面對著眼前一張張憔悴的面孔說。據估計,這裡收容的受災兒童中,可能有一半左右要成為孤兒。體育館開闢了專門的空間供已經確定成為孤兒的孩子們居住,工作人員稱之為“孤兒室”。
“這裡是孤兒室。”工作人員指引著###來到了一間房中。根據記者李濤的手記,我們知道了總理看望孤兒時說過的每一句。句句縈繞在心頭,催人淚下。
###剛走進孤兒室。一個志願者正帶幾個孩子在玩耍。###彎下腰,挨個握著孩子們的小手,輕聲和他們說話。
###:你怎麼跑出來的?
學生一:老師把我從教室救出來的。
###:有沒有小朋友沒救出來?
學生一:有。
###:家裡不知道情況怎麼樣了?想爸爸媽媽嗎?
學生一:想。
###:你幾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