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出
這一主題的種種形態:例如一種在世人面前一直隱瞞自己腐化墮落的身心的高傲自
制力;因情慾而毀容的醜陋……這種醜陋可以將悶燒著的情感餘燼化成一團純潔的烈
火,甚至在美的王國裡達到至高無上的境界;即使身體衰弱無能為力,但心靈深處
卻進發著光和熱,它的力量足以使整個驕做的民族在他的感召下投身到十字架前;
在幹著枯燥、刻板的事務時,仍不失其親切、優雅的舉止、詐騙成性者那種狡詐而
充滿風險的生活,以及煞費心機的陰謀詭計……只要我們想一想人類所有的這些命運
(而且類似的命運還有好多) ,就會禁不住提出這樣的疑問:除了“弱者”的英雄主
義之外,究竟是否還有其他的英雄主義。然而不管怎麼說,除了這種英雄主義之外
到底還有什麼更能代表時代精神的呢?古斯塔夫·阿申巴赫確實是所有那些辛勤工
作、心力交瘁而仍能挺起腰板的人們的代言人,是現代一切有成就而道德高尚的人
們的代言人……他們儘管病弱瘦削,財源匱乏,但還是憑藉自己頑強的意志力和智慧,
設法使自己的業績至少在一個時期內放射出異彩。這些人很多,他們是時代的英傑。
他們全都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出來。他們的地位獲得肯定;他們被讚揚,被歌頌。他
們對他感恩,把他的聲名傳揚。
他年青幼稚,不識時務;他曾在公眾面前跌過交子,犯過錯誤,暴露出自己的
弱點,在言論和著作中不講策略,違反常情。但他畢竟贏得了榮譽,而榮譽,正如
他所說,是每個偉大的天才孜孜以求的當然目標。是的,人們可以說,他的整個生
涯都是有意識地、頑強地為名譽而努力攀登的一生,把人們的猜忌與譏諷等種種障
礙都置之腦後。
02
市民群眾感到興趣的,是生動活潑而並不訴諸理智的通俗易懂的描寫,但熱情
奔放、追求絕對真理的青年,卻只是為作者提出的問題所吸引。阿申巴赫象任何青
年人一樣,是熱衷於研究問題的,是信奉絕對真理的。他崇奉理智,在知識的土壤
上辛勤耕耘,好容易收穫了播下的種子;他擯棄神秘主義,懷疑天才,對藝術嗤之
以鼻……不錯,正當信徒們對他的作品欣賞不已、推崇備至時,他,這個青年藝術家,
卻對藝術的值得爭論的性質和藝術技巧方面發表一些玩世不恭的意見,使二十歲的
青年們大驚失色。
可是一顆崇高活潑的心靈,在知識尖利而嚴酷的鋒芒面前似乎會比其他事物面
前更加迅速、更加急劇地萎縮下去。確實,青年們一心所追求的目標哪怕如何苦心
孤詣,誠心誠意,與大師深邃而果斷的決心相比,就顯得淺薄可笑。大師對知識既
排斥又抗拒,掉頭不屑一顧,唯恐知識會使他的意志、行動、感情甚至激情(哪怕
是最低限度)變得麻木不仁,一文不值。 《不幸的人》那篇著名的小說,難道不是對
當代風靡一時的那種頹廢心理的譴責嗎?小說體現出來的人物,是一個任憑命運播
弄的軟弱愚鈍的蠢漢,由於昏聵無能,意志薄弱,竟把自己的妻子推入一個面容光
潔的青年人的懷抱裡去,在卑微的境地中了卻殘生。作者這裡用怒不可遏的語言唾
棄了受遺棄的人,對道德上的猶疑不決公然表達了他的深惡痛絕之情,對自作自受
所招致的苦難不寄予絲毫同情。有一句婆婆媽媽的好心腸活,說什麼 “瞭解一切,
就是原諒一切”,他認為這句話絲毫沒有骨氣,曾公然加以駁斥。這裡所呈現的,
或者已清晰地展示出來的,乃是“公正無私的品質重現的奇蹟”。不久,這就明確
地成為作者談話的主題,而且帶著某種玄妙的色彩加以強調。多麼奇特的思路啊!
莫非正是由於這種品質的“重現”,由於這種新的品德和嚴謹的態度,才使他在智
力上有如此成就,因而人們從那個時候起觀察到他的文風似乎過於華麗秀美,簡潔
明澈而又工整,使他的作品此後具有明顯的、甚至是刻意模仿的名家大師和經典著
作的風味?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