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火把的人卻突然倒在地面上,一動不動了,龔播急忙上前一看,赫赫然竟是一個純金打造的人,長四尺有餘,於是龔播就用船將金人運回自己的家,於是他立即暴富,此後再經營生意做買賣,無不獲得豐厚的利潤,不到十年的功夫,就成為三蜀一帶有名的大富商。
這個故事多半掩藏著一起謀財害命的血腥命案,即或不然,也與龔播自己的獨特經營方法有關,但無法如何,這樣的故事在我們現代人的思想認知體系中是無法接受的……因為這種事情根本就沒有可能發生。
? 在混淆視聽的理論體系中,沒有最離奇,只有更離奇。同樣在《稽神錄》中,記載著一個姓康的人的起家故事。康姓人定居在揚州,遠離住宅區,人家稀少,煙火不接。有一天姓康的早晨出去沒有回來,他的妻子生下一個男孩。孩子剛生下來,門外忽然走進來一個很奇怪的人,紅臉紅衣紅帽,進門後一聲不吭,靠著門坐在那裡。康妻又驚又怕,沒好聲地把他趕走。那人走到屋西側,?咕咚?一聲摔倒了,卻沒再聽到他爬起來的動靜。
過不多久姓康的回來了。將要到家的時候,忽見路邊有五千錢、半邊羊和一尊酒。他以為是路人丟掉的,就站在路邊等失主,可是等了許久,也不見有人來,就把這些東西拿回家中。妻子也把她剛才看到聽到的告訴了他,他就到屋西去找那個怪人,一看,原來是個金人倒在草中。他把金人也拉回家去,於是烹羊飲酒,吃喝全都有了。從此,他每次出門一定能在地面上撿到金銀財寶,漸漸富足起來。他把金人留做傳家之寶。其妻所生的那個孩子,取名叫康平。康平這個孩子生下來就是個富人。江都縣的縣令李潯因事來到新寧鄉,見到一所大宅院,就是康平家。於是李潯就問當地父老康家發財的奧秘,這裡的父老鄉親為李縣令講了上面這個故事。
txt小說上傳分享
籠罩在神秘色彩之中的財富文化(2)
當地的父老胡說八道哄逗著父母官開心,這位父母官也真是缺心眼,人家說什麼他就信什麼,他那一肚子詩書真是白唸了。相比較而言,《朝野僉載》中有關鄒駱駝的致富傳說,倒是蘊含著一定的人生哲理:
? 鄒駱駝是長安人氏,早年家中貧寒,曾經用小車推蒸餅賣來維持生活。每次經過勝業坊牆角埋的磚時,車輪碰上磚車子立即就翻,塵土把餅弄得很髒,鄒駱駝為這很苦惱。於是他拿來大鋤刨去十幾塊磚。磚下面有一大瓷甕,容量在五十鬥左右。開啟蓋看,裡面有好幾鬥金子。於是鄒駱駝家鉅富。鄒駱駝的兒子鄒昿,和當朝駙馬蕭佺交情很深。當時有人談論說:蕭佺和鄒昿之間的交情與道德品行無關,只因為有錢才使他們相互知心。
? 鄒駱駝的故事告訴我們一條人生哲理:拌倒你的不是石塊,而是黃金!
? 鄒駱駝的故事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關對於財富的規律與法則的認識,基本上停留在這些荒誕無稽的怪力亂神上。
受這一類故事薰染得久了,我們的認識與思想難免會變得模糊起來,對於財富規律與法則的認識更是一片空白。所以現在有些人相信〃運〃,認為一個人能否獲得足夠的財富,能力並非是主要的,而是要看你是否有這個〃運氣〃。所謂生存靠本事,發財靠運氣,而且港臺及東南亞的華裔仍然在供奉財神,原因也正在這裡。
實際上我們在對於財富的認識上,仍然沒有能夠走出認識上的誤區。無論是相信命還是相信運,都意味著我們已經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傳統文化中刻意掩蓋規律與真相的暗示,意味著我們對自己人生不負責任的放棄。
運氣就是財富的規律法則
事實上,所謂的運氣只不過是指人的思想與行為是否能夠與財富的內在規律相契合,這就如同人在水中是否能夠知道水性一樣,知道水性的人就可以會當擊水三千里,不懂得水性的人就會溺斃於江海之中。
同樣的,知道財富規律的人就可以舉重若輕的獲得足夠的生存資本,而不懂得財富規律的人,雖然這世界上遍地都是錢,但他就是不知道怎麼樣才能夠把錢賺到手中,反而會讓自己溺斃於慾海之中。這其中的差別,就在於一個人是否有足夠的獲取財富的智慧。
所有在財富之路上取得成功的人,莫不是因為他們熟諳財富的內在執行機理,才改變了他們自己的命運的。對於那些對規律的存在與執行法則一無所知的人來說,規律就是〃天命〃,規律就是〃運氣〃,既然自己不知道這些規律的存在,那麼也就只能聽天由命撞大運了。
正是這樣一個原因,我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