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一清晰,再集中優勢力量突擊一下,成績提高20分,是神話嗎?是忽悠嗎?不是的。
當然,你問我,你在高考前,跟學生講2個小時能提高20分,那麼你講4個小時就能提高40分嗎?這次我不忽悠你了,因為這不可能。我試過,20分是一個可提高的空間,而可提高的空間是有限度的。
在哪兒摔倒,就在哪兒爬起來(1)
好多學生問:數學上陷入困境怎麼辦?我回答:“在哪兒摔倒,就在哪兒爬起來。”
一個高中學生,遇到不會做的題,原因可能不是出在高中,而是在初中某一個時刻欠了賬。也許是某個概念沒掌握好,也許是某個方法沒運用熟練。
有些學生一些數學概念不明白,概念就沒有學好,所以做題一遇到這個概念,老出錯,而你再多做題也沒有用。只有你把這個概念問題解決了,就沒有問題了,就輕鬆了。
所以,在數學遇到問題的時候,學生有時候需要退,一直退到最原始的狀態,你就知道在哪兒出問題了。做數學題得找到根源,一旦找到根源,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北京八中少年班的一個學生,解析幾何學不好,快高考了,而解析幾何在高考中分量是很大的,於是他很著急,就找到我給他輔導。
我說我給你做三個題目,這三個題目只要一做完,保準你的解析幾何就沒有問題了。我這樣講是因為好多學生都害怕解析幾何,我一說只用做三個題,學生對解析幾何就沒有太大壓力了。另外,解析幾何有很強的規律性,確實每年高考基本上就是那幾種題型。
我就找出前幾年高考的一道解析幾何題,讓他做了一遍,他沒有做出。於是我給他講了一遍,再讓他做,他還是做不出。我說:“你知道你的解析幾何問題了吧?解析幾何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計算問題,這個題難嗎?”
他說:“不難。”
我說:“不難你為什麼做不出來呢?第一,你自信心不足,你本身就以為我解析幾何不行,因為解析幾何計算量很大,就不想往下算,所以就會產生自信心不足。第二,計算能力不過關。這個時候就得反覆練習,做一遍不行,做兩遍,做兩遍不行做三遍,一定要把題做出來,只有做出來,你才會感覺到裡邊有很多你發現不了的問題,你才知道有很多你欠缺的問題。然後你知道問題在哪兒了,信心也就足了。”
結果這個學生用了一個小時,做了好幾遍,終於把結果做對了。我問:“你知道你的問題在哪兒了嗎?”
他點點頭說:“以前我做著做著自信心就不足了,老懷疑這樣往下做行嗎?”
於是我就給他分析說:“解析幾何第一步是檢查框架,先居高臨下,站在高處看這個題,然後再考慮每一步去實施。即使你做不出來這個題,只要你踏踏實實按照步驟來做,你就能得步驟分。如果能頑強解出一兩個題出來,你的自信心就出來了。”
然後我問他:“做一個類似的題目你敢不敢?”
他說:“現在我敢了。”
再做第二個題,他就一遍成功了。然後我再根據這道題,跟他將這個題層層剝開,怎麼進入,怎麼分析這個題目,然後具體怎麼實施,把看似零亂的思路,構建了一個若隱若現的框架。我告訴他,以後每一個題基本上都按照這個框架來。
我問他:“明白了嗎?”
他回答:“明白了。”
讓他做第三道題的時候,我說:“你來說思路,而不是我說思路。”
結果他把這個思路說的頭頭是道,我說:“你再做看看。”
。。
在哪兒摔倒,就在哪兒爬起來(2)
果然他一做就做出來了。我說:“行了吧?解析幾何原來就是這麼簡單!”
這個學生高高興興地走了。2006年,這位學生就考上了清華大學。
我是學數學專業的,教數學也有二十多年了。數學是考能力的。什麼叫能力?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就叫能力。基礎包括什麼?就是: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基本概念。就是指那些概念,要認真剖析,如果概念理解不深刻,不到位,會對後續的學習造成很多的困惑。學生不知道錯在哪兒,根本也在概念理解不到位上。
基本技能。好多家長說孩子馬虎,一道題其實會做,但就做不對。好多家長也把這個錯誤歸結為孩子馬虎、粗心,其實不是的。這就是基本技能不過關,這個現象幾乎存在每一個學生身上,但是好多家長總是拿粗心馬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