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他微頓,徐徐的說:“老朽攜義女匿跡孤雲山垂二十年,愛青螺崗景物秀麗飛瀑激盪,政常登臨。
“近數年來。每逢中元子時,瀑後削壁仙樂倏揚,直至巨鍾三響,一樂聲方停。我揣摸著其中必有原因,數載來縝密搜求,並無過路,在無意之中,在潭邊一個石穴內發現一隻鐵巨,內儲畫圖。
“三月摩揣,才知為通往瀑後密徑,但必俟樂聲鐘響的一瞬間,辨月色,讓方位,飛穿瀑布,直入秘洞。
“依畫圖示意,洞門異常狹小,僅容一人蛇行進入,方向消誤,必撞壁而住,即使能即時提氣,瀑後無落腳處,下墜百丈深谷,也必粉身。
“此洞為三百年前雷火尊者仙去,卻留下洞中武林奇功以待有緣,倘能進出,必有彈益。
“圖共兩張,我三月詳參。僅能瞭解其一,另一張尚待融機理解,誰願與我同行一試福緣,即時與我同參畫冊,距子時為時無多,切勿遲疑不決。
不過老朽應予說明,洞中異常復計,稍一不慎,即入迷途,同行之人,得聽老朽招呼。“
青螺崗距飛瀑較近,但相距也有十餘丈,瀑後距洞多遠,無法測知,孤雲野叟有凌虛步空之功,遂縝密詳參三月,其難可知。
十二雄中,誰也沒這大能為一股作氣飄落十餘丈外,即使能,飛瀑湍急,阻力奇大,越過去何異登天,故異口同聲說:
“緣由天定,掌旗至尊既能巧得入洞秘圖,我等何敢掠奪,老前輩不必徵求大家意見了。”
這話,滿是人情味,其實,眾人也不敢同行,並且,孤雲野叟既有叫眾人同去一試福緣之說,他一生言行相顧,決不食言,如果進出無阻,然後求他不遲。
孤雲野叟淡然的說:“老朽已是垂暮之年,本應無動於衷,只是洞中絕學失之交臂未名可惜!
“入洞後果難料,茲有二家,請回風羽士照顧我那義女,這孩子身世奇慘,所練又是普通功夫,另一件,武林不可一日無主,龍虎風雲聚英旗應有人代掌。”
照顧他義女武雲卿沒問題,代掌旗令一節,可就沒人敢承擔了事。這不是一門一派事,集天下黑白兩道要人物於一堂,處理武林紛爭。
掌旗人若非眾所共尊人物,遇事必生爭議,一個不好,就能立時分裂,發生鉅變,誰敢承此?故皆相項無言。
孤雲野叟察知其意,微然一笑。
“既是諸位不願擔此重擔,我有一法,遇事公決,爭執不下時,侯老朽歸來,我如不幸長理洞中,誰能入洞取回龍虎風雲聚英旗,誰為武林之主,這要大家立誓,將來不得反覆。”
群雄承諾立誓畢,立時散去。
孤雲野臾長嘆一口氣,步罡踏斗,計算方位,長衫甩脫,著油綢勁裝,腰懸豹皮囊,囊儲普通梭標。
他左手所持之劍,也非什麼奇珍,場為老人早朝不用武器。這是防進洞時遇上五毒蛇蟲,預作準備。
青螺崗正對瀑布,崗旁巨樹下柵著長盛,孤雲野叟靜立那兒,仙樂已起,頓飯工天,巨鍾長鳴。
抓雲野叟執藤在手,在鐘聲三震的一瞬間,手一抖,長藤飄起。如橋臥波,身形微展。如蜻蜓點水,一掠而起。
這一掠下,已出去數丈,驀地,長藤倒卷,數聲輕唰,一聲悶哼,孤雲野叟如飛藥中箭,翻落潭邊。
一代武林至尊,就此長眠不起!
當然,他不會失手,即使失手也不會喪命,是誰下的毒手,為何出此?老人死後近二十年,風雲十二雄僅一人敬全性命,其餘全遭慘戮,這得全生命者遭遇也夠慘的,目中暗器,成了獨眼龍,並跌一足,行動需杖。
雁蕩山,位於浙東,以浙地多山,名山尤多,如天台、括蒼、仙霞等不一而足,此山似是名不經傳。
其實,兩雁蕩景物清幽,不遜前者,北雁蕩谷、洞、巖尤多奇趣。
且說北雁蕩主峰東南迴音谷,旁谷口處住著一戶人家,三椽茅舍,一畦菜圃,嗎周修篁,因風鳴玉,野草閒花,遍地似錦,人人其中,頓消塵思。
這是個初秋夜晚,一輪皓月,斜懸東南,朗月疏星,相與輝映,茅舍中走出個清瘦老者,長眉雙挑,目聚重尤,惟一臉嚴肅,堅毅之態一望可知。
身側隨待著一個丰神挺秀少年,約十六七歲,著湖色箭袖衣,青色登山快靴,目如點漆,眉如筆畫,鼻柱擎天,鬢若刀裁。
真的鐘山州靈氣而生。得天地精華而疏。
這一老一少,緩步出得茅舍,就籬旁竹樓坐下,桌上,事先安置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