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裝備有速射自動炮、深水炸彈、聲納、雷達、紅外探測儀等先進裝置。
在小說提到的護衛艦應該是護衛艇。小說的護衛艇是上海級護衛艇
上海級(062)高速護衛艇,1962年服役,該艇先後建造了多種改型,現已部分退役。
上海級快艇一共外銷了一百多艘,其中以亞洲、中東及非洲國家海軍為主,羅馬尼亞並獲得生產許可,共建造了25艘,阿爾巴尼亞亦擁有8艘上海級快艇。
排水量:134噸(滿載)
主尺度:長米,寬米,吃水米
動力:4200馬力
航速:30節(最高)
航程:700公里
編制:38人
武器:火炮:61式37毫米雙管火炮2門;61式25毫米雙管火炮2門
水雷:10枚
深水炸彈:8枚
雷達:罐頂對海搜尋雷達1座
提到的潛艇是我軍1957年服役的w級潛艇
1957年服役,共建造21艘,已退役。
排水量:1050噸(水上),1342噸(水下)
主尺度:長米,寬米。吃水米
主機:4000馬力
航速:18節(水上),13節(水下)
潛深:200米
編制:53人
魚雷:6具533毫米發射管(艇首4具,艇尾2具),12條
水雷:22枚
火炮:25毫米雙管火炮2門
在後面提到的真正的護衛艦指的是我軍1957年裝備的成都級護衛艦
“成都”級護衛艦是以前蘇聯提供的技術和材料我國自行裝配的“里加”(Riga)級護衛艦。首艦1955年9月下水,1957年1月試航,1958年成軍。滿載排水量1389噸,最高航速28節。2臺汽輪機20000馬力。3座100毫米單管艦炮(前二後一),2座37毫米雙管艦炮,2具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器,2座250毫米5管反潛火箭發射器,4座432毫米6管深水炸彈發射裝置。1970年代初進行改裝,拆除艦舯的魚雷發射管,加裝一座雙聯“上游…1號”反艦導彈發射裝置。“成都”級是中國海軍最早安裝導彈的護衛艦,目前已全部退役。
主尺寸:長米,寬米,吃水深米
排水量:1389噸
動力:20000馬力
航速:28節
航程:2000公里
編制:190人
導彈:上游…1型(SY…1)雙聯裝反艦導彈1座
火炮:100毫米單管火炮3門(前二後一)
61式37毫米雙管火炮2門
火箭:65式250毫米5管反潛火箭2座
64式432毫米深水炸彈發射炮2座
所有軍事武器裝備全部來源於中華網軍事頻道
張懷芝
張懷芝,生於1862年,卒於1934年,東阿縣劉集鎮皋上村人。1916年5月30日至1918年6月20日任山東省督軍兼省長。東阿老城有一處張懷芝的住宅,坐落在西城南門裡大街路東,人稱“張公館”。“張公館”原是河防營營長徐大人建築的園林式住宅,名為“柯園”,取東阿城古為柯邑之意。徐為了巴結督軍,廉價賣給了張懷芝。張遂將其作為原籍東阿縣城的城宅,僅掛名而已,很少光臨。
張懷芝青少年時代,家境貧寒。一年臘月二十八,他到親孃舅家去借年,他舅舅很是瞧不起這個窮外甥,說他年輕力壯,不能養家餬口,真是沒用!僅給他一斗黑豆,打發他回去。舊社會迷信說法黑豆為驅邪之物,這簡直把張懷芝當做鬼一樣向外攆了。出門後在街上遇見一位叔伯舅,很親熱地把張懷芝讓到家裡,並管他一頓包飯,走時借給他錢、糧叫他回家過年,且給以安慰和鼓勵。回家後,他決定要外出闖江湖,幹不出人樣來誓不為人!張懷芝告別母親,離家出走。跟本村張在信去了天津,投奔了北洋軍。參軍後,他立志學文化,謙虛好學,不恥下問,經過他的的刻苦努力,終於熟讀了《步兵操典》等軍事書籍,他也由大兵到隊長……一步步被提升。後來一直升到濟武將軍督理山東軍務。1916年7月6日,張懷芝改稱山東督軍,後兼省長,支撐山東軍政大權,官位顯赫,聲威遠大。
張懷芝在山東省會濟南當督軍、省長時(俗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