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益威上將軍
田中玉,字蘊山,直隸撫寧人。北洋武備學堂出身。曾任北洋第一鎮炮隊第一標統帶、兗州鎮總兵等職。光緒三十四年,出東三省督練分所總參議。民元后,歷任代理山東民政長、曹州鎮總兵、兗州鎮守使、陸軍第五師師長多職。調京任陸軍部次長,轉年任察哈爾都統。袁崩,歸魯,任山東督軍,兼省省長。後去職,於天津寓居。置房產,辦恆源祥紗廠。年七十三,卒。
轉自千龍網
1艇沉3艦的歷史資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是最為重視潛艇的運用,並第一個發動潛艇作戰的國家。在戰爭期間,德國共擁有350艘潛艇,在潛艇的主要作戰武器--魚雷的發展上也有了顯著提高。名垂潛艇史冊的“一艇沉三艦”就是德國潛艇部隊的經典之戰。
1914年9月23日,德國海軍U9號潛艇在比利時奧斯坦德港和英國馬加特之間的伏擊陣位上游弋待機,清晨時分,U9艇發現了三艘英國皇家海軍巡洋艦,即“阿布基爾”號、“霍格”號和“克雷西”號,排水量均為12000噸。韋迪根艇長指揮U9艇悄悄向“阿布基爾”號靠攏,在聽到“魚雷準備完畢”的報告後,他下達了發射命令。魚雷帶著嘶嘶的響聲從發射管中衝了出去。6時30分,隨著一聲巨響,“阿布基爾”號被擊中。
為了清查戰果,韋迪根艇長升起潛望鏡,令他難以相信的是,“霍格”號巡洋艦不但沒有進行任何規避或反潛行動,反而呆在危險區域內搶救“阿布基爾”的落水船員。原來,英國人根本沒有意識到是德國潛艇攻擊了他們,還以為是撞上了水雷。
韋迪根艇長當然不肯放過這個絕好機會。U9艇再次進入了攻擊陣位。這時,U9艇艇艏突然下傾,但訓練有素的艇員們沒有慌亂,在輪機長的命令下,除魚雷發射艙和指揮艙人員外,所有艇員都跑到艇尾以保持艇身平衡。6時55分,兩枚魚雷又從第一、第二發射管中呼嘯而出,半分鐘後,兩聲巨響傳來,“霍格”號也被命中,並迅速開始下沉。U9艇也開始下潛規避,準備逃離這塊是非之地。
兩艘軍艦被擊沉使倖存的“克雷西”號艦長約翰遜海軍上校意識到是遭到了潛艇的攻擊,但看到在水中掙扎的同伴,這位上校沒有下達攻潛的命令,而是下達了救援的命令,這個錯誤的決定又將“克雷西”號送入了絕境。
韋迪根並沒有跑遠,當他觀察到英國人的舉動後,無論如何不想放棄這塊已經到嘴的“肥肉”。不過,這次攻擊就沒有前兩次那麼輕鬆了。當“克雷西”號發現U9艇之後,203mm的主炮毫不客氣地向它怒吼起來。但是,這些炮彈想擊中當時還很小巧的潛艇並不容易。U9艇在沖天的彈雨中向“克雷西”號發射出兩枚艇艉魚雷,魚雷準確命中了“克雷西”號。但這一次英艦並沒有受到重創。於是,韋迪根下令艇艉魚雷管重新裝雷,並指揮潛艇進入新的發射陣位;很快,U9艇上的最後一枚魚雷射了出去。7時30分,“克雷西”號在一聲巨響中遭到了滅頂之災。
僅僅一個小時之後,這條爆炸性新聞迅速傳遍了世界,國際海軍界為之震驚:一條“鐵皮殼”似的潛艇,只用了一個小時,就將三艘萬噸級的巡洋艦擊沉,造成1459名官兵陣亡;在此之前這是人們連想都不敢想的事。可以說,這場潛艇早期發展史上的著名戰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傳統海戰思想的轉變,引發了人們對潛艇作戰能力和作戰使用的再認識。
小說中的1073部隊
1073部隊的性質:
是屬於中國人民黨中央軍委直接控制和使用的一支特殊的部隊,它的作用類似於特種部隊,但是又不完全是。它可以承擔潛伏、破壞、綁架、暗殺特種作戰,也可以完成戰場上的正面突圍、側翼強火力打擊、長途奔襲。這支部隊又承擔著保護國家領導人的人身安全,類似於保鏢。
1073部隊的編制:
師級編制。常規部隊下轄3個旅,1個炮兵團,1個高炮營,1個山地旅,1個工程營,1個醫療隊。
特殊部隊下轄特種大隊和高階警衛部隊。在這個特殊部隊裡,每個戰士都會擒拿格鬥,陸上水下的功夫非常了得,各種武器樣樣精通。
在後面的小說發展中,1073部隊將會出現多次,請大家關注。
“麥克馬洪線”的由來與中印邊界現狀
1901年清政府實行“新政”,在西藏加強統治,1908年英國發動新的侵藏戰爭之後,這種強化統治顯得更為急迫與必要。19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