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豎起了大拇指。
操作提示
心理和生理一樣,必須透過一定的鍛鍊來促進其健康發展。為培養孩子的心理承受力,父母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一些“心理操練”:在孩子取得成績的時候出點難題;在孩子失敗、失意的時候給予鼓勵,教育孩子“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始終以平和的心態參與競爭,這樣才能夠讓孩子經得起未來人生道路上的風風雨雨。
建議八:給自己喝彩,教會孩子自我激勵
善於自我激勵,可以發揮出自身最大的潛能,把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變成現實。不會自我激勵的人,即使各方面條件比別人優越,但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註定將來不會有大的作為。給自己喝彩,學會自我激勵,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素質。
【教子現場】
瀚瀚是個聰明的孩子,現在上初二。雖然他天賦不錯,但卻沒有表現出超出一般同學的地方。其實,只有瀚瀚知道,很多次老師出的難題,自己已經解出來了,卻沒有信心站起來回答;很多回父母批評自己,因為他們沒有弄清楚事情的原委,他也不會給出解釋。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3章 人生路,自己走(16)
瀚瀚的行為表現出他性格懦弱的特點,沒有自信,不會自我激勵。其實,瀚瀚並非一開始就是如此,因為小時候多動,愛鬧,喜歡玩,興趣廣,好奇心大,問題多……因此遭受到父母多次的訓斥,瀚瀚就慢慢變“乖”了,“老實”了,不提問了,成了現在的樣子,沒有表現出應有的天賦,甚至在有些方面還不如別的孩子。
【專家解析】
一個人是否能給自己喝彩,會不會自我激勵,影響著他未來的發展高度和空間。給自己喝彩的人,即便天賦平平,也能夠在挫折面前不低頭,遇到困難把它踩在腳下當臺階,這樣的人註定會走向成功。不會給自己喝彩的人,即便像上例中的瀚瀚那樣天賦超群,但因認識不到自己的能力,看不清自己的優勢,不會自我激勵,行為上也會表現出懦弱的特點,這樣的人沒有困難時不前進,遇到挫折時容易逃避,缺乏自信,將來可能會一事無成。
一個人會不會給自己喝彩,是不是能夠自我激勵,跟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所給予的態度有很大關係。父母是否對孩子尊重,是否教孩子在遭到打擊後堅強面對,是否培養了孩子的自信心,是否教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孩子認為“我能行”,這些都直接影響著孩子自我激勵系統能否形成。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不要學上例中瀚瀚的父母,而應做到不利於孩子自尊的話不說;不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的事情不做。孩子消極自卑時給予及時的鼓勵,讓孩子多看到自己身上的優點,發現自己的優勢,增加自己的信心。
注意有意識地訓練孩子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提高孩子的耐挫能力。讓孩子學會給自己喝彩,激勵自己為擁有美好的將來而奮鬥。
【建議父母的妙招】
教孩子學會自我激勵,是父母不容忽視的家教內容。告訴孩子,學會給自己喝彩,把握由困境帶來的機遇,征服困難,將產生無窮的動力,帶來輝煌的人生。
支招一:保護孩子的人格尊嚴
方法示例
昆昆的父母知道優秀的孩子首先必須具有自尊心,但自尊的形成由最初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決定。因此,昆昆雖然小時候十分頑皮、淘氣,他的父母也從來不用惡劣的語言去批評孩子,只是引導孩子應該如何去做。
家裡有什麼事情,父母也都會與昆昆商量,徵求他的意見。雖然因為孩子小,看事情不全面,多數情況下父母還是按照自己的決定做事,但在做之前,會給孩子講明沒有按照他的意見去做的原因。父母對自己的尊重使昆昆很高興,他的自尊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
操作提示
父母都愛孩子,但不一定都會教育孩子。很多父母因為孩子的貪玩、好動、淘氣而去大聲斥責孩子,嚴厲批評孩子,甚至粗暴地打孩子,時間一長,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嚴重打擊,自信更無從談起。因此,父母不要說有辱孩子自尊、人格的話,要學會與孩子平等交流,徵求孩子的意見,鼓勵孩子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支招二:教孩子認識自己的優點
方法示例
張鳳英是初一的學生,自小體弱多病,所以體育成績比較差,但文化課成績在班裡卻一直是名列前茅。一次上體育課,老師要求同學們沿著操場跑兩圈,當所有的同學都跑了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