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4/4 頁)
他最近一年中最關注的工作之一就是陽光保險集團在全國各地設定的後援中心的設計方案。據說負責設計的公司是一家日本公司,在全球設計界享有盛譽,單是設計師就有2 000多名。張維功多次同設計師深入溝通,他期望未來的陽光保險大廈能夠汲取全世界建築的特色,做成一個可以成為永久性地標的藝術品。
在陽光保險2010年度全國工作會議的晚上,張維功談到關於公司的未來時,眼睛裡有一絲柔和的色彩:“我希望,未來當我們老了,這個公司還在健康而穩定地運作,並發展成為世界級企業;我手握柺杖凝望著陽光保險的總部大廈,心想,這樣一個企業是我們這幫人從零開始做起來的,我們曾經的付出,是值得的。”
陽光保險,期待永生。
。。。。。。。。。。。。。。。。
後記。。。。。。。。。。。。。。。。。。。。。。。。。。。。。。。。。。。。。。。。。。。。。。。。。。。。。。。。。。。。。。。。。。。。。。。。。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說:“如果我辦得到,我一定把‘保險’這兩個字寫在家家戶戶的門上,每一個公務員的手冊上,以及每一個公司的章程上。因為我相信透過保險,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公務員和每一個團隊中是付出微小的代價,就可以免遭萬劫不復的災難的。
”
但遺憾的是,在計劃經濟的體制下,“保險”二字與中國人絕緣了整整20年。
20年,不但讓我們在唐山大地震中手足無措,也讓我們在汶川大地震中損失慘重。“保險”,一個原本慰藉心靈的詞彙,也變得沉重起來。
轉變民眾的觀念,普及保險的知識,不但要把保險的原理講清楚,還需要把一家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狀況說明白。因此,在寫作《陽光基業》一書的過程中就有了一些難度,其難度有三:
一是保險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雖然在美國、日本保險業佔金融業總資產能夠達到20%~40%,而我國連5%都不到,這不但使人們對它瞭解得非常少,即便是可參閱的資料也十分稀缺。
要了解保險行業尤其財產保險行業近幾十年來的發展歷程,要想查閱到可以借鑑和參考的資料,就成為第一困難的事情。
二是保險業是一門非常複雜的學科,其所涉及的範圍非常抽象而陽光基業。
。。。。。。。。。。。。。。。。。。。。。。。
又十分廣泛,因此要了解並弄清楚這些專業知識,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為此,我們不得不十分耐心地閱讀了數以百萬計的枯燥的專業性資料。
三是總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