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4/4 頁)
不是太願意對一線員工演講作報告。有一定職務的管理者,他們層次相對要高一些,素質素養要高一些,接受的能力相對要強一些,可能悟出的道理要多一些。因為筆者講的東西;多是“道”的東西;“術”的東西,具體操作性的東西要少一些;更注重哲理性的東西,要求聽眾自己感悟的東西要多一些,筆者擔心一線員工達不到這樣的要求。 。。
責任巨價(14)
的確,有的一線員工,無論你演講者講得好不好,有沒有可聽之處,他們那種不屑一顧的表情,讓演講者著實難受。
當然,筆者近幾年給主要管理者作演講時,也給不少一線員工作過演講,比如華夏銀行的幾百名一線服務員、重慶大學校醫院和重慶市沙區中醫院以及重慶“新橋醫院”的一線醫生護士、重慶金科房地產的幾百名員工、重慶大澤置業的幾百名員工、浙江富陽和重慶彭水的上千名一線中小學老師、涪陵區和渝北區財政局的職工,他們都聽得很認真,倒是筆者低估了一線聽眾的素質素養。
後來,筆者還是答應去這家大型通訊公司為新招聘的一線60多名員工作了3個小時的演講。主要原因之一是,這個公司的老總是我們學院畢業的,我還教過他的課。
一般說來,只要是我的學生邀請我去他們單位作演講搞培訓,能夠抽出時間來,我一定要作安排。這也是一種責任。你想啊,人家是我們的學生,是我們的“產品”,而且是“高階產品”,培訓好了他公司的職工,對他的公司發展是有利的,他的公司搞好了,我也感到光榮的,這也是“對產品的售後服務”。
記得當時筆者講道:青年員工什麼都好,年輕就是本錢,頭腦靈活,學歷高,知識面廣,反應力強,智商越來越高,動作利索,上網、查資料、敲打鍵盤,比我們這代人要厲害得多,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但是,要我們這代人把“接力棒”交給他們,其他我們都放心,就是一個“責”我們還放心不下。把這個“責”解決了,“接力棒”交給他們了,我們睡覺就踏實了。
在報告中,筆者講了一個念小學時老師給我們講的故事:
古時候,有兩個縣緊挨著,是兩個相鄰之縣。一個縣的縣令姓李,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